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工业总产值何以连续破千亿?三场乡情活动藏着这座强镇的发展密码

转自:人民论坛

工业总产值连续两年破千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17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2024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名第11、全省第1……借清明游子返乡祭扫之机,乐清市柳市镇连续举办三场乡情联谊活动,旨在全面凝聚海内外知名人士力量,赋能“中国电器之都”再创新辉煌。

近年来,众多知名人士的身影频繁活跃在柳市镇的投资兴业、乡村振兴、公益事业等舞台上。特别是在2023年举办的“千贤兴百村 柳市在行动”活动中,他们为家乡建设发展募捐了超过8000万元的资金,通过慈善基金专户对接190多个和美乡村项目建设。

当前,如何吸引知名人士深度融入地方发展大局,以及如何有效利用他们的智慧力量助力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各地竞相探索的重点课题,同时也是亟待突破的难点所在。

柳市的三场乡情联谊活动,恰似一把解锁活力的密钥,蕴含着诸多值得深入探究的经验与启示。

凝聚离散的乡愁

作为“中国电器之都”,又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柳市,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政治、经济、文化界等知名人士建树不凡,孕育出“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的国学大师南怀瑾、中国遗传学家施立明、中国铀矿之父南延宗、文化大家陈一球等杰出名人,拥有众多“敢闯敢拼、敢为天下先”的民营企业家,还有情系柳市、心念家乡、反哺桑梓的能人志士。

记录乡情、留住乡愁、传承根脉……4月2日一早,在海内外知名人士的见证下,柳市镇启动建设“柳园文化中心”,这也是大家合力打造的精神家园——不仅柳园文化中心建设资金来自内外知名人士筹集,功能布局以及后续运营策略,也都是来自大家集体商议的结果。

柳园文化中心依林宅湿地公园而筑,这座占地面积1465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650平方米的现代建筑,以自然、有机生长的姿态融于碧水绿地、鸟语花香之境,象征着柳市人开放包容、锐意进取、崇尚美好的精神。

柳园文化中心效果图  

以展陈语言复活商埠传奇,用空间叙事解码乡愁密码。柳园文化中心共分三层,一层以展览陈列功能为主;二层以雅集活动、接待洽谈以及会议功能为主;三层则为设备用房。

“等文化中心落成,咱们过年回来就有新聚点了!”“你们看这河道多眼熟,30多年前的夏天,我就在这河埠头扑腾着学游泳。”“还有那年暑假,我背着箱子在附近叫卖冰棒,赚了不少零花钱回学校上学。”柳园文化中心奠基现场,晨露浸润的湿地里,白鹭掠过芦苇丛,乡音与鸟鸣在春风里交织,这些平日奔赴在各地的柳市人,此刻被故土的草木勾住了心弦,越聊越投入,也勾起了儿时的一幕幕记忆。

在柳市镇知名人士联谊会会长、正泰集团党委书记吴炳池看来,柳园文化中心本质上是在全球柳市人心灵版图上搭建精神原乡。这种文化符号的塑造超越了简单的招商引资,类似编纂地方志、举办民俗节庆等文化工程,将离散的乡愁凝结为可触摸的文化认同。

用心呵护好每份信任

聚力开拓人才强镇新格局,设立“柳贤博士奖学金”项目,建立首批超105人的博士人才库,为31名优秀学子颁发奖学金;聚焦开展公益慈善新服务,推进盛夏送爱心、携手伴成长、关爱小候鸟等公益活动,探索跨界促共富,组织成员深入大荆镇、仙溪镇、智仁乡等地,开展助老助幼助困等系列活动……4月2日下午,柳市镇知名人士联谊会一届二次动员大会现场,会长吴炳池通过详实的数据报表与活动影像资料,向与会代表全面展示联谊会资金流向与工作成果。

柳市镇知名人士联谊会一届二次动员大会现场

从活动掠影中可见,联谊会成员始终活跃在柳市镇各项重点工作一线:参与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践行公益慈善、弘扬文明新风……

知名人士积极投身家乡发展建设的热情,离不开健全透明的运行机制作为坚实保障。以募集8000多万元的资金使用为例,每笔资金在募集前和使用前就已经明确用途,比如,定向用于路、桥、亭等民生工程领域项目。“190个已认领的和美乡村建设项目,每个项目都明确投资额度、实施主体、验收标准,每笔资金流向实时可看。”柳市镇知名人士联谊会监事长黄献锋告诉记者。这种“清单化管理+透明化监督”模式,既保障了项目推进的规范性,更增强了社会各界的参与信心。

这份信任的根基,更在于情感纽带的深度联结。当前,柳市镇以“知名人士库”建设为支点,系统构建跨领域精英网络,现已汇聚500余位行业翘楚形成人才矩阵。其中,商界领军人物占60%,教育文化领域深耕者30%,专家库学者占10%,形成产业、文化、学术三方协同共进的智力资源生态。

知名人士的日常联络工作,形成了“镇党委政府指导、联谊会统筹协调、属地村社协同联动”的三级保障机制。各村社化身“乡情驿站”,既通过社群实时推送家乡动态,又构建起“诉求直通车”响应体系,将大家关切纳入“接诉即办”流程。“我针对家乡发展提的一些建议,他们都会很快考虑吸纳改进。”柳市知名人士、柬埔寨温州同乡会会长胡金林颇有感触地说。

让每个人成为发展一份子

与柳园文化中心奠基仪式、知名人士联谊会同日举行的,还有柳市镇海内外商会会长的乡情恳谈会。现场,柳市镇铺开成绩单,用数据锚定发展坐标,如数家珍般细述“构建一都一廊三区六园”的发展新蓝图。“持续擦亮‘中国电器之都’金名片;加快形成柳川科创大走廊;打造电气智造集聚区、现代城镇核心区、创新创业示范区;布局低空装备、新能源装备、现代智慧物流等‘六大’战略新兴产业园。”

柳市镇在外商会知名人士乡情恳谈会现场

细述发展蓝图,是为了更好以开放姿态倾听知名人士智库的破题良策。“要加快推进东风、苏吕等老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探索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以盘活土地空间扩大柳商企业回归的有效需求。”“要加快构建‘苗圃+孵化+加速器’全链条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打造有利于‘独角兽’‘瞪羚’企业发展的生态系统。”“要加快后街有机更新先行区、上园旧村改造,保留柳市老街的烟火气。”恳谈会上,知名人士代表为柳市发展精准提出建议。

类似这样的联动,柳市常态化举办——该镇深入开展夜学、夜巡、夜谈、夜议“四夜”工作举措,定期走访企业,听取企业发展存在问题,向企业宣传最新政策红利。与此同时,该镇充分发挥异地商会、本土行业协会等作用,定期开展乡情恳谈会助力“两个健康”,及时传达柳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征求重点项目建设意见建议。

当地方发展能够给予精神归属与事业舞台,当知名人士反哺能够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这种双向奔赴终将绘就地方发展的壮美图景。毕竟,最好的乡愁安放方式,莫过于让游子的智慧与热血,真正浇灌出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工业总产值何以连续破千亿?三场乡情活动藏着这座强镇的发展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