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新挑战,乡村金融迈过一道道难关,正向着新的目标进发。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双轮驱动,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流向农业农村领域,全方位推动乡村的高质量发展。文件强调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确保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得到有效满足。特别是要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增收的金融支持。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城镇化率已逾60%,较改革开放初期大幅提升,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融合越来越深入。在乡村振兴目标下,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新业态,促进城乡产业链深度融合,鼓励城市资本和技术向农村流动,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将成为当地金融机构的重要使命。
同时,人工智能AI和数字技术正在重塑银行机构的经营与管理体系,助力银行业降本增效,通过智能客服、智能风控、智能营销、决策辅助等技术,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县域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城商行等中小型金融机构,也有望在智能化转型中找到更适合自身发展的差异化路径。
大数据赋能城乡融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城乡融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背景和路径,乡村振兴不能孤立于城市发展,而是需要与城市发展相互促进、协同推进。
在此背景下,各地主要城商行立足本土,具有文化层面、制度层面的巨大优势,得以做好城乡之间的资源调配器,促进城市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流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推动形成城乡互补、共同繁荣的新格局。
然而,广大乡村在地理位置上分散或偏远,在现代化发展历程中,大多数乡村主体仍属于信用记录缺失的群体,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自身发展中的风险较大,金融能力相对较弱。这些特性使得金融机构在为其提供服务时,面临较高的综合成本、较大的风险控制管理挑战以及业务拓展的困难。
如何解开乡村金融困局?银行业利用大数据与AI科技的结合来提高乡村金融服务效率的尝试正在进行中。
目前,桂林银行在广西已设立机构覆盖了100%的县域、67%的乡镇和57%的行政村,实现了金融服务的广泛覆盖。为了高效管理这些网点,桂林银行运用数据推进图管理这些网点的数据变化,精准服务需求。
在内部管理方面,为进一步增强对社区及农村金融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能力,为行内经营决策提供更为直观和及时的数据支撑,桂林银行提出了“普惠金融大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需求,该需求的工作目标旨在全面的将社区及乡村金融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展示,为社区及乡村的各类交易提供风险预警,最终通过大数据的手段提升经营决策能力。具体来说,大数据可以对各地区的业务进度进行管控,对城区县域的业务差距进行关注,也可以通过业务数据发现标杆网点。
凭借在城乡广泛设立的社区支行、小微支行,以及庞大的客户经理群体,桂林银行成功构建了一个个紧密相连的“圈层”——服务圈、朋友圈与生态圈,不仅精准对接城市居民对高品质农产品与服务的迫切需求,在壮大县域特色富民产业的同时,深入挖掘了乡村丰富的生态资源,有效畅通城市资源向乡村流动的渠道,实现城乡互利互惠、协同发展新局面。
AI大模型潮涌
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的2025年科技工作会议要求,加快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安全稳妥有序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在金融领域应用。
目前,国内银行业正在大力探索AI与金融业务的融合创新。城商行中,北京银行启动“all in AI”战略,并已部署DeepSeek系列模型,在业务应用方面,北京银行利用大模型技术已在营销等场景落地应用。齐鲁银行建立了一体化的全行人工智能中台——泉智AI中台,通过将整合多项AI技术,推动AI能力与金融场景的充分融合,为全行运营、风控、营销等各类业务发展“赋能”;长沙银行打造以人工智能模型管理平台为核心的AI中台,实施以应用落地为目标的AI训练、以价值挖掘为导向的数据治理、以存续周期为闭环的模型管理,加速释放AI数智化潜能。
在人工智能浪潮汹涌的当下,桂林银行也选择积极主动“拥抱AI”。2025年2月初,桂林银行启动行内部署DeepSeek大模型工作。基于DeepSeek框架技术,优化上线“数智魔方”AI应用门户,实现了AI制度查询、智能写作助手、AI报告生成、AI生图等多项功能,实现了“AI+”多场景的跨界融合,开辟数智化金融服务的新模式。
AI扬帆正当时
目前,六大国有银行大力投入大模型技术体系研发的同时多场景探索大模型应用,实现客服、办公、研发、运营等多个业务领域的应用创新。中小银行则多以单场景切入,探索智能客服、智慧办公等通用场景下的更多应用,如探索智慧办公场景下的宣传文案、智能周报、文章翻译、会议纪要等细分场景。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2024年度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金融与人工智能有天然的契合点,AI大模型技术能够充分挖掘银行业的海量数据,而银行业具有适用AI大模型技术的丰富场景。当前AI大模型正推进我国银行业服务、营销、产品等领域的全面革新,催化“未来银行”加速到来。
在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趋势下,桂林银行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截至目前已上线30余个大模型应用,大模型中台累计调用次数超过40万次。这些大模型应用为全行的各业务系统提供了内容创作、代码编写、辅助写作、智能授信、乡村金融赋能等多样化的AI能力,极大地推动了业务流程的智能化嵌入,提升了业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桂林以“桂林山水甲天下”著称,其自然景观与文化内涵深度融合,桂林文旅产业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2025年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奋进年动员部署会强调要突出科创赋能,加快文旅焕新,狠抓项目建设,大抓县域经济。桂林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该行今年将朝以上方向发力对AI 应用场景做相应的规划。例如,在县域富民产业方面,可以通过系统内的AI智能写作,系统自动分析广西砂糖橘产业的发展情况,还能帮客户经理搭写调查报告中产业分析部分的初步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