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中国高速传动控制权之争:一场关乎小股东权益的特别股东大会

香港 资本市场 正上演着一场现实版的"杰克与巨人"对决。 中国高速传动 装备集团(0658.HK,下称"中传动")遭遇控股股东 丰盛控股 的突袭,后者凭借71.62%的持股优势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意图罢免包括董事长在内的关键董事,并提名四位新董事入局。

面对这一挑战,中传动董事会严正表态,呼吁全体股东投票反对所有议案,表示两位关键董事乃集团核心管理层,其中一位更是开国功臣,在齿轮箱制造行业具有公认的专业地位,对业务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董事会更指出多位重要合作伙伴已明确表示,如果该两位被免职,他们对与中传动的业务合作前景表示担忧,给集团运营带来严峻风险,严重损害所有股东的利益。

这场控制权之争的导火索,源于中传动近期在香港高等法院对丰盛及其关联方提起的诉讼,指控丰盛一方涉嫌挪用中传动附属公司资金达66.4亿元人民币。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香港法院的诉讼,南京警方已就此正式刑事立案,凸显案件的严重性。

权力博弈背后的疑点剖析

分析人士指出,丰盛的行动时机与理由存在诸多令人费解之处。其罢免董事的核心依据——质疑中传动董事会修订子公司南京高速的章程,导致丰盛丧失对南京高速的"*控制权"——这一说法本身就违背了现代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作为上市公司股东,丰盛的权利应通过股东大会等合法渠道正当行使,而非谋求对上市子公司的*掌控。更值得注意的是,丰盛在2025年3月31日发布的年报中并表了南京高速,如今却突然推翻自身说法表明失去了对南京高速的控制,这种自相矛盾的行为进一步削弱了其主张的可信度。

挪用资金的独立调查即将于5月中旬公布初步调查报告,丰盛选择此时发难,并针对坚持追查此事的关键董事。这种"临阵换将"的举动,结合调查临近收尾的时间点,很难不让人怀疑其真实意图是为了在调查结果公布前掌控董事会,阻挠真相的揭露。

实业基因与资本玩家的错位联姻

中传动与丰盛的结合,本质上是实业精神与资本运作的碰撞。中传动五十余年来深耕齿轮制造领域,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逐步成长为全球齿轮制造行业的领军人物。即使在遭遇资金挪用风波的2024年,其核心制造业务仍然表现强劲:工业和轨道交通齿轮业务收入均增长超过20%;在全球风电行业价格战加剧的背景下,其风电齿轮箱业务仍保持0.7%的增长;剔除异常贸易业务的影响,公司2024年主营业务利润实际增幅超过30%,这一成绩单足以证明其扎实的实业根基。

相比之下,丰盛作为资本市场的资深玩家,更擅长财务运作而非实业经营。这种基因差异导致双方在经营理念、风险偏好和价值取向上存在根本性分歧,也为今日的控制权之争埋下伏笔。此次冲突不仅关乎具体公司的命运,更折射出中国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过程中普遍面临的治理难题。

中小股东如何捍卫自身权益

面对持股超过70%的大股东,中传动管理层和小股东似乎处于*劣势。但香港市场机制仍提供了保护途径。小股东可以通过集体发声行使投票权,虽然结果可能被大股东主导,但能形成市场压力。同时,港交所和证监会可对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和执法。此外,若决议损害公司利益,少数股东还可寻求司法救济提起诉讼。

中传动事件将成为检验香港上市公司治理成色的重要案例,涉及大股东权利边界的界定、小股东保护机制的有效性,以及资金挪用等违规行为的追责力度。投资者应密切关注事件发展。无论结果如何,此案都将为香港资本市场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对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具有深远意义。在这个看似力量悬殊的对抗中,正义的天平会否向合规经营倾斜,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中国高速传动控制权之争:一场关乎小股东权益的特别股东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