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族 著
蒙古野驴是群聚性动物,有一人在阿尔金山的沙漠中见到一片黑色在移动,起初以为是云朵投下的阴影,后来离得近了才看清,是一大群蒙古野驴在走动。它们一头挨一头,将所经之处覆盖得没有一丝缝隙。那人惊异,它们那么紧密地挤在一起,如何能够吃得上草?少顷后他明白,它们走得那么慢,并不是要去寻找草吃,而是在一起散步。
那人乐了,蒙古野驴喜欢一起散步,这样活着多有趣。
细看,蒙古野驴一点都不像驴,反而像马。它们四肢矫健,骨架硬朗,浑身毛色光滑,看上去极为漂亮。那人从它们的奔跑速度断定,它们极擅长奔跑,其速度快出普通毛驴很多倍。那人感慨,同样是驴,被人类驯服的毛驴丧失了意志,哪怕四蹄迈得再欢也快不起来,而蒙古野驴长久生存于大自然中,吸天地灵息,看风云雨雪,其野性被保存了下来,所以才迅疾如飞。
几天后,那人在依夏克帕提湖溢出的河边,遇到了一事。一群蒙古野驴必须过河才能吃到草,所以无论过河有多艰难,它们都从不恐惧。一群狼以为刚爬上岸的蒙古野驴易于偷袭,便在岸边等着蒙古野驴,但蒙古野驴擅长奔跑,一上岸便将狼群甩在了身后。蒙古野驴有非凡的本事,但也有致命的弱点,譬如它们的“好奇心”就是致命的弱点。它们常常追随猎人,前后张望,大胆者会跑到帐篷附近窥探,让偷猎者得到开枪的可乘之机。一声枪响,便有一头蒙古野驴倒毙于地上,别的蒙古野驴则惊窜而去,踩起一团浓厚的灰尘。
那人以为在高海拔的阿尔金山没有人烟,不料却有几户人家,分布在大山各个角落,过着几近与世隔绝的生活。经由他们的讲述,蒙古野驴的事便犹如书本,被一页一页地翻了出来。
那几户人家说,他们最早见到蒙古野驴时,发现它们在每天清晨便早早地出发,走很远的路到有水源的地方,将头伸入水中长久饮水,直至喝足了才会把头抬起。它们的一天从喝水开始,喝完后便在草场上觅食,一直吃到傍晚才会回到山地深处过夜,第二天凌晨又再次出发。它们每天来回走好几十公里的路程,却一点也不疲惫。他们便明白,它们有极强的耐力,亦是很讲规律的高山动物。有一天,一头蒙古野驴找到曾经喝过水的水源后,却发现水源早已干枯,它只好继续去别处寻找。看见那一幕的人颇为吃惊,看来蒙古野驴喝不上水,便一口草也不吃。那人后来又发现,蒙古野驴找到水源后,必然会在附近踩下蹄印,目的是告知同类此处有水源,让它们少走弯路。
到了冬天,阿尔金山大雪飞舞,一片银装素裹。那几户人以为蒙古野驴会被冻坏,但它们却仍然坚持觅食,丝毫不见怕冷的样子。到了酷夏,它们又显示出耐热的本领,顶着烈日去饮水和觅食。他们于是又知道,它们亦不怕热。有时候没有草吃,又喝不上水,但它们不急不躁,似乎懂得挨过艰难时日,就一定有吃有喝。他们感叹,蒙古野驴不但耐寒耐热,而且耐饥耐渴,在阿尔金山这样的地方生存,再合适不过。
他们与蒙古野驴熟了,成为在偏远之地的“邻居”。慢慢地,他们发现蒙古野驴很有意思,它们走动时喜欢排成队,呈一字形鱼贯而行。它们长年如此,在草场上留下特有的“驴径”,它们每次都沿循先前的蹄印,从不随意迈向别处。
那人在阿尔金山的日子,碰上了多年不遇的干旱。蒙古野驴可以数日不饮水,但人不喝水不行,更无法做饭。正在发愁,却传来蒙古野驴在河湾处用蹄刨坑挖出了水的消息。原来,蒙古野驴亦被缺水困扰,但聪明的它们从地上的湿润程度,判断出一个地下水位高的地方,用蹄子刨坑挖出了水。蒙古野驴“掘井”的事传开,当地牧民将其称为“驴井”,一时传为美谈。
几天后,那人听得外面有蒙古野驴在叫,出门便看见一头蒙古野驴被狼群追逐,在草地上狂奔。蒙古野驴发出短促而嘶哑的叫声,但却不恐惧,把狼群甩在了身后。那人吼叫几声,狼群怪嗥着离去。那头蒙古野驴回头向那人发出叫声,像是在表达感激。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