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婧)清明假期,“北京消费季”主题活动融合文商旅多领域资源,创新消费场景,释放春日消费活力。假期3天,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企业实现销售额26.7亿元,同比增长3.9%,全市服务消费金额同比增长6.8%,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达2415.9万人次,同比增长11.4%。
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迎来众多市民和游客。河面上一艘艘游船悠然前行,河两岸的景致如画卷般徐徐展开。假日期间,亮马河宠物友好班次连开3天,不少市民带着“毛孩子”乘船,享受惬意时光。漫步河畔步道,不仅能欣赏美景,还能邂逅各种小店。走进亮马小院,耳边传来吉他弹奏声,院子里坐满了游客,有的三五成群谈笑风生,有的静静小酌感受微醺时光。小院里不仅有各式饮品店、文创店,还有一片篮球场,中外篮球爱好者正一起切磋球艺。沿步道来到河对岸,文艺范儿十足的书店也坐满顾客。
来到蓝色港湾,烟火气扑面而来。一场生活市集正在户外广场举办,游客们穿梭其间,挑选心仪的物品,品尝各类小吃,挑战民俗游戏,享受假期的松弛感。“今天的晚餐就在市集里解决了。”假期最后一天,冯女士一家三口感受了“逛吃”的乐趣。
随着新型商业体的到来,郊区居民也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微度假”。刚开业3个多月的平谷万达迎来城市露营季,“二次元”谷子市集、“春日插花DIY”等系列春日活动,让消费者在小长假尽享春日氛围。假日期间,商场客流环比上个月提升170%,销售额环比提升221%。新亮相的超极合生汇西区引入30余家首店及旗舰品牌,带动商场假日期间客流超60万人次,销售额约3500万元。
门头沟区“春行日历”奉上山地骑行、古寺祈福、赏花游览全攻略,平谷区“春景观赏指南”以春杏花海配套乡村休闲项目,激活京郊短途游,古北水镇“花神降临”、朝阳公园“郁金香节”、北京国际雕塑公园“玉兰赏花季”、日坛公园“春季游园会”等花事活动点燃春日经济……
清明假期,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地安门外商圈、前门大栅栏商圈、五棵松商圈、三里屯商圈客流量分别同比增长87.9%、84.5%、77.3%、40%,百货大楼、双安商场、朝阳合生汇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22%、12.8%、12.3%。银联商务数据显示,清明假期,北京文化娱乐类、旅游售票类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2.6%、1.3%。
清明最热旅游城市 北京位居榜首
本报讯(记者潘福达)昨天,全国多家旅游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清明假期,国内游人均支付金额较去年增加。在多家在线旅游平台上,北京均位列清明假期国内热门目的地首位,北京旅游人均支付金额同比增长11%。
在携程、去哪儿、木鸟民宿等平台,北京均位列清明假期国内热门目的地首位,玉渊潭公园成为全国热门赏花景点;在途牛等平台,北京游客展现出更强劲的春日出游动能,位居热门客源地首位。
清明假期只有3天,且历来是出游淡季,但今年清明假期旅游市场淡季不淡,旅游消费热潮涌动。去哪儿数据显示,清明假期热门城市机票预订量增长一成,超过一季度平均水平,热门城市酒店预订量增幅达到两位数;据飞猪数据,清明假期国内游人均支付金额同比增加约5%,北京旅游人均支付金额同比增长11%,其中北京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近20%,租车订单量同比增长65%,北京游客出境游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近20%。
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肖鹏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清明假期的旅游市场更加活跃,年轻人敢休假、走得更远了,老年人不局限于淡季出行,也加入了假日出游大军,各旅游平台数据均表明,今年我国旅游市场消费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