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4月7日电 为确保春耕期间化肥供应量足价稳,国家发展改革委2月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春耕及全年化肥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方、有关企业和相关商协会从化肥生产、流通、储备、进出口、市场监管以及农化服务等多方面着手,全面做好春耕化肥保供稳价工作。
新华财经记者近日调研了解到,一季度以来,全国化肥企业在政策引导下开足马力,产能全面提升,化肥市场整体呈现出供需双旺局面。
不过,作为主要化肥品种之一的尿素近年来价格连续下跌,给生产企业带来了较大压力。部分企业呼吁加强行业自律和合作,出台长效稳价机制。
春耕化肥供应稳中有升
在山东德州,主产氮肥的化工企业华鲁恒升正在加紧组织生产,产品通过铁路运输专线被运往华北、东北等主要粮食产区,为春耕提供有力支持。
“在今年春耕期间,我们一直组织高效生产,维持满产状态。”华鲁恒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尿素维持满负荷生产,因下游需求旺盛,没有库存累积,所产尿素当日即全部发运。截至今年一季度,华鲁恒升生产的尿素、碳酸氢铵和硫酸铵三种化肥产量同比去年增加了29.22万吨,增长率达27%,有效保障了全国多个区域的氮肥需求。
主产磷肥的兴发集团表示,在春耕化肥季节来临之前,就已拉满产能来保障国内农用化肥的市场供应,目前供应国内化肥市场13.3万吨,范围覆盖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为响应保供稳价政策,兴发集团主动降价两次,第一次保供2万吨降价90元/吨,第二次保供3.4万吨降价200元/吨,其总量占国内年销售总量的15.88%。
从事氮肥批发零售的德州市颜仕农业董事长颜士国告诉记者,今年一季度共销售氮肥4.45万吨,均价为1705元/吨,2024年同期的销量约3.3万吨,均价为2250元/吨。
一德期货在研报中指出,今年一季度,我国的尿素表观需求量同比增长4.75%,创2020年以来新高。
据隆众资讯报告显示,今年化肥整体供应相对充裕,其中尿素开工率提高至86%以上,日产曾一度突破20万吨;钾肥开工率3月出现大概提升,一季度产能利用率较上年度提高了12.54个百分点;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一季度产能利用率都在50%以上,复合肥一季度装置利用率在44.77%,同比增加6.77%。
尿素价格或持续低位盘整
不过,多位受访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宏观政策调控和原料价格下降,今年以来,尿素价格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在期货市场上,尿素期货价格自2021年10月份触及3357元/吨的历史高点之后,三年多来一路震荡下滑,最低一度跌至1620元/吨。今年1月份以来,尿素期货价格虽然从1628元/吨的低点企稳回升,但整体仍旧维持在近年的低位区间波动。
从现货层面看,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数据显示,3月31日,中国尿素批发价格指数(CNPI)较去年同期水平下跌16.53%,周环比上涨;磷酸二铵批发价格指数(CPPI)同比涨幅为0.62%;氯化钾批发价格指数(CKPI)年同比保持偏高水平,周环比有所下降。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尿素供应增速快于需求增速,行业面临“两高一低”的困境,市场挑战和风险突出。华鲁恒升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四季度以来尿素行业面临 “高产量、高库存、低利润” 困境。
今年以来,国内尿素虽然价格自年内低点最高反弹达300元,但隆众资讯分析师吴苑丽指出,在季节性需求旺季结束后,叠加新增产能投放影响,尿素或转回供需过剩状态,价格将面临回调压力。
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预测,2025年尿素新增产能将达到660万吨,总产量最高可达7100万吨,远超预计的需求增量。
与此同时,受耕地面积、粮食价格、用肥习惯等影响,尿素工农业需求总量预测也较为困难,对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造成难度。华鲁恒升相关负责人建议,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发挥优势,给出一定范围内的农需数据预测,为市场提供准确的信息指导。
3月6日,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在2025年全国春季氮肥市场形势分析会上表示,为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持价格稳定,各骨干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应自觉维护氮肥市场秩序,保持氮肥价格在合理区间小幅波动。他强调,各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政策,杜绝变相加价、频繁调价等扰乱市场行为。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