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伴随着晨光,沂水县沂河路上的邻里市集依次开张,熙熙攘攘的商户和市民让这座城市更显鲜活。早起逛市集的市民穿梭其间,商户们在码放整齐的摊位前忙碌着。“开了早市,出来遛弯就能买上菜,在家门口实现买菜自由,太方便了!”正在逛早市的张大娘说。
在这条200余米长的早市里,近百个摊位摆放整齐,商户都自觉遵守规范,市场内秩序井然。“我卖这些菜都是自家种下的,还有些摊贩卖的是批发来的货物”。经营蔬菜摊位的张大爷边说边忙着给顾客称白菜,“一天赚个百十来块钱,是个赚零花的好营生”。
为进一步改善保障服务民生,推动城市市容和繁荣“双赢”,临沂市在全市推广实施了活跃便民经济“十百千万”工程,去年8月份,还下发了《临沂市便民摊点群(群)规范管理办法》,对便民摊点给出了明确的设定标准和管理办法,助推早市聚集更多人气,带来更多消费。
“我们结合实际,积极拓展‘两集一点’为民服务平台,不仅为流动商贩提供固定的经营场所,也方便了市民生活,提升了城市治理效能。”沂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江兆祥提到的“两集一点”,即邻里市集、果蔬小集和三修一配便民服务点。
据了解,部分县城周边自产自销的农户扎堆占道经营,因其产品新鲜、价格低廉,深受市民喜爱,邻里市集、果蔬小集应运而生;修车、修鞋、修表、配钥匙等摊点大多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多以流动经营或者占道经营的方式存在,不仅影响市容市貌、阻碍城市交通,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此,该县本着利民、便民、不扰民的原则,科学合理布局,规划出了符合辖区实际的“两集一点”为民服务平台,积极引导商贩规范有序经营,为流动商贩“安家”,让城市文明与烟火气和谐同行。截至目前,已打造邻里市集18处,果蔬小集6处,“三修一配”便民服务点32处,共计可容纳摊位800余处。
“我们要求商户们保证不占主要街路、不占用机动车道,不挤占人行道和盲道。”沂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大队大队长赵洪波认为,只有加强日常监管,制定行之有效的详细措施,才能确保经营既放开又有序。
为了保障“两集一点”有序运行,该县对其全面落实定时间、定区域、定业态三定管理,统一设置公示牌,明确位置、经营时段、经营业态、责任单位、管理人员、管理要求、负面约束清单以及监督电话等信息。“我们在市集周边合理安排执法力量,采取日常管理、错时管理等管理方式,积极引导各类占道摊点归行纳市,劝导流动商贩入市依法经营、规范经营。”赵洪波说。(张欣)
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