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佳 北京报道
降准降息呼声再起。
上周美国超预期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冲击全球经济发展前景。随即,中国宣布对等反制措施。
然而受关税不确定性冲击、出口前景转弱等影响,经济下行风险有所增加。
4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题目为《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的评论员文章。其中提到,当前应客观分析美滥施关税对我影响,理性看待我国经济发展良好态势,坚定应对美这一轮遏压的信心。未来根据形势需要,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调整余地,随时可以出台。
在多位受访人士看来,4月7日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在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强烈冲击下,陷入“黑色星期一”的动荡局面。这极有可能推动我国加快降准降息的节奏,并且政策力度会进一步加大,且不再更多考虑汇率、息差等因素,而是更多考虑实体经济需要。以通过释放充足流动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实体经济的稳健复苏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降准降息预期升温
美东时间4月2日,美国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大幅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其中,对华加征幅度高达34%。
随后,中国快速发布反制举措,除了对美国加征34%关税外,中方还对美国相关实体进行了制裁。
业内人士判断,在中国采取坚决反制措施后,接下来中美将展开关税谈判,这意味着今年中国对美出口将出现一定幅度下降。
此外,美国此轮发起全球贸易战,会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形成强烈冲击,造成外需整体放缓。
尽管如此,但早在2024年12月9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12月11日至12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我国已经就如何应对美国新一轮对华遏制打压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根据外部影响程度动态调整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今年3月6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今年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
潘功胜表示,目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为6.6%,还有下行空间,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利率也有下行空间;同时,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充裕,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择机降准降息”的表述,一时间成为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
4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题目为《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其中提到,未来根据形势需要,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调整余地,随时可以出台;财政政策已明确要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财政赤字、专项债、特别国债等视情仍有进一步扩张空间;将以超常规力度提振国内消费,加快落实既定政策,并适时出台一批储备政策;以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坚决稳住资本市场,稳定市场信心,相关预案政策将陆续出台;各级政府将“一行一案”“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受冲击较大的行业和企业,支持企业调整经营策略,指导帮助企业在尽可能维持对美贸易的同时,开拓国内市场和非美市场。
“当前美国‘对等关税’落地,无疑会加快国内宏观政策对冲步伐。我们判断,综合考虑当前外部经贸环境变化、房地产市场走势及物价水平,二季度‘择机降准降息’时机已经成熟,落地时间可能提前到4月。”东方金城首席分析师王青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王青测算,本轮降息幅度有可能达到0.3个百分点,相当于2024年全年降息水平;降准幅度有可能达到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1万亿元,相当于为银行增加1万亿元的放贷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市场无需担心降准空间问题。”王青说,可以看到,去年央行已经启用了在公开市场买卖国债的政策工具。这意味着即使降准到下限,未来央行还可以通过买入国债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效果和降准类似。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降准降息尤其是降息,主要受汇率贬值压力增大、银行息差下降压力增加等因素制约 。不过,降息将可能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及时实施,并以此来稳定经济。
中金固收研究院在研报中也表示,面对外部不确定性,中国宏观政策放松可能加码,通过刺激内需来对冲外需下降。对于货币政策,预计二季度货币宽松可能明显加快,不排除4月降准降息操作的可能性,而流动性有望重回宽松状态。
优质资产韧性尽显
今年以来,央行已多次公开发声表示货币政策仍有空间。而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市场各方都在密切关注货币政策的走向及其可能带来的实际举措。
娄飞鹏表示,降准降息有助于稳定经济,让经济基本面更坚实稳定,为股市、债券、外汇市场提供基本面支持,从而有利于这些市场恢复向好。
至于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上,王青表示,降准降息无疑将有效引导资本市场预期,是当前见效最快的利好。
“需要指出的是,近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有明显下行,现已处于偏低水平,或已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降准降息效应。”王青补充道。
在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看来,降准除了向市场释放长期流动性之外,还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推动金融机构保持息差基本稳定,同样有助于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继续下降。
“预计二季度央行将可能实施全面降准。而且下一步存款准备金制度5%‘隐性下限’将可能打破,存款准备金工具的政策调控功能将得到更充分发挥。”董希淼对《华夏时报》记者如是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贸易摩擦加剧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的情况下,全球主要避险资产可能会有较好的表现。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院在研报中指出,对于中国债券,在一季度收益率回升的情况下,目前配置和交易价值更高,考虑货币政策放松可能加快,资金利率中枢有望明显回落,债券收益率或重回下行,继续看好中国债券表现,继续建议增持中长期利率债。
对于黄金,该研报预测,一方面是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不确定性上升,美元的货币信用下降,黄金的避险属性继续上升,另一方面是美债利率下行,黄金的投资价值也将上升。
对于股市表现,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一方面,我国政府有足够的政策工具来应对,可以通过提升国内内需来弥补外贸的下降;另一方面,我国通过科技创新,特别是发展人形机器人等科技创新企业,提升了全球资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从中期来看,A股和港股仍有机会出现由科技股引领的上升行情。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张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