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报道组 郑晨 周奉吉 通讯员 刘烨珏) 近日,四省边际强农智能装备研究院(下称“研究院”)在柯城正式揭牌成立,同步投运的四省边际智能农机服务中心(下称“服务中心”)将为柯城农业主体提供全链条技术支撑。
“研究院的成立是落实党中央‘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响应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的实践行动。”研究院执行院长胡宏宇介绍,研究院聚焦丘陵山区农业装备、设施农业、绿色防控等核心领域,致力于破解农业生产中的技术瓶颈。目前,研究院已成功研发“小强”纯电动锄草机器人、分布式农业物联网中央控制器、柑橘采摘机器人样机等,其中“小强”机器人可实现精准除草,作业效率较人工提升5倍以上。
未来三年,研究院将围绕四大目标发力:研制20款以上智能农机及绿色防控装备,力争1款入选浙江省首台套;孵化科技服务与智能制造企业各1家;联合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共建3个以上联合研发中心,发起成立省级农业智能装备产业技术联盟;攻关山地智能灌溉、农机数智服务体系等关键技术,申报省市级重大科技项目2项。“我们的愿景是成为四省边际农业智能装备创新的策源地。”胡宏宇说。 作为研究院的重要配套,智能农机服务中心以“强农服务”品牌为核心,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全程服务体系。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其业务涵盖智能农机租赁、检测维修、技术培训、未来农场规划等六大板块,目前已与柯城区禾立方种粮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衢州市闪耀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达成合作,提供“统一规划、配送、作业、维保、价格和管理”的标准化支持。
揭牌仪式上,研究院还与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签署战略协议,共建“智慧农业产教融合创新中心”,推动技术研发与人才输送双向联动。根据协议,研究院将优先向学院开放实训基地,联合开发智能农机课程;学院则为研究院提供技术攻关支持,共同申报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廖东进表示:“这种深度合作模式,能让科研成果更快地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
“研究院和服务中心的成立,是柯城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柯城区农业农村局副书记、副局长孔慧鹏表示,研究院聚焦智能农机研发,填补了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技术空白;服务中心则通过专业化、标准化服务,有效破解了中小农企“用不起、用不好”智能装备的难题,为农业降本增效提供了可行方案。下一步,柯城将以研究院和服务中心为支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智能农机研发与应用,同时推动“强农服务”模式向周边县市辐射,深化与长三角农业科技资源的对接,力争将柯城打造成四省边际农业智能装备创新与服务的标杆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