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丹丹 常驻记者 苟汇敏
4月3日,阳光透过九师一六六团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舞蹈活动室的窗户,洒在一群舞者身上。
“你的手臂要伸直,这样动作看起来才舒展。”
“准备!一二三四,动作再大些!转身,走!”舞蹈老师徐新兵正专注地带着舞蹈演员进行排练。
演员们围成半圆,全神贯注地跟随徐新兵的指令,每一个肢体动作都力求精准,表情神态也反复琢磨。一位年轻的舞者在转身时步伐稍乱,徐新兵立刻停下,走到她身边,亲自示范:“来,注意节奏,这个转身要轻盈且有力,想象自己像一片被风吹起的叶子,自然又灵动。”他一边说着,一边优雅地转身。
“我们对每一个节目精雕细琢,就是为了给大家呈现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徐新兵笑着说,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却丝毫掩盖不住他眼中的光芒。
徐新兵出生于1979年,是该团八连的一名普通职工,可在文艺领域,他却是团场里熠熠生辉的存在。
徐新兵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舞蹈天赋。在儿时的村庄里,每当有节庆活动,小小的他总是第一个冲到舞台前。别的孩子还在害羞扭捏时,他已经随着音乐节奏自如舞动。他的动作虽带着孩童的稚嫩,却充满了活力与灵动,引得大人们纷纷夸赞:“这孩子,上得了台面!”那些在露天场地的表演,便是他文艺梦想的萌芽。
2000年,对徐新兵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这一年,他第一次参加兵团文艺汇演。得知消息后,他日夜苦练,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下,到夜晚月色笼罩大地,舞蹈室里总有他的身影。比赛那天,他身着简单却整洁的服装走上舞台。音乐响起,他翩翩起舞,每一个动作都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情感。
台下观众的目光被徐新兵紧紧吸引,随着他的舞动时而紧张,时而放松。最终,他凭借出色的表演荣获“优秀演员奖”。自此,他在舞蹈道路上不断前行,之后每场演出,他都是当之无愧的“男主角”。
二十多年来,岁月在徐新兵的脸上留下了痕迹,却从未磨灭他对舞蹈的热情。兵团、师市、团场组织的各类文艺演出活动,总能看到他积极踊跃的身影。
从最初在舞台上尽情绽放光芒的舞蹈演员,到如今统筹全局的整场文艺演出总导演,徐新兵完成了华丽的转身,从一名单纯的基层文艺爱好者,成长为一名无私奉献的基层文艺志愿者。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舞蹈事业是我自己的选择,因为热爱,所以无怨无悔。”
近年来,徐新兵在创作各类文艺节目的同时,心中又有了新的目标——为团场培养文艺人才。他深知,基层文艺事业的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于是,他积极开展“传帮带”活动。在团场的文艺培训班里,他耐心地教年轻的文艺爱好者们舞蹈的基本动作、节奏把握和情感表达。
每当有怀揣舞蹈梦想的爱好者踏入培训班,徐新兵总是笑脸相迎,给予他们最温暖的鼓励。他亲自示范每一个动作,哪怕是简单的旋转,也会反复演示,详细讲解发力点,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
徐新兵常说:“舞蹈不仅仅是肢体的运动,更是情感的抒发,你们要用心去感受每一个动作的灵魂。”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学员们从最初的羞涩与懵懂,逐渐变得自信满满,在团场的文艺演出中大放异彩。
徐新兵通过这样的方式,鼓励越来越多的年轻舞蹈爱好者参与团场文艺演出活动,文艺演出队的表演水平和节目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赢得了职工群众的一致好评。
该团的“百姓大舞台”,是职工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而徐新兵就是这个舞台背后的重要推动者。他把热爱文艺的职工群众组织起来,让大家从台下的观众变成台上的主角,真正实现了职工群众“看戏”又“入戏”。
“‘百姓大舞台’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剧场,一场又一场的精彩演出活跃了基层文化生活。我会尽己所能编排出大家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为职工群众打造一个展示多彩生活、提升审美情趣、呈现文明风尚的大舞台。”徐新兵坚定地说。
如今,徐新兵不仅是兵团舞蹈家协会成员,还是九师白杨市舞蹈家协会副秘书长。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那就是用文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