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高质量推进“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

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建设,是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的一项战略工程。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引领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组织开展周期3年的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南京工业大学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高质量推进“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选拔一批党性强、懂教育、会管理、有威信、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党支部书记参与团队创建,2024年分别有3个、4个党支部入选“强国行”全国、全省专项行动团队名单。“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建设全面加强了师生共育、教学相长,提升了教师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融双高”,助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提质增效,优化组织建设。一是提升履职能力。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强国行”专项行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构建基于效能导向的支部书记工作路径,强基础、补短板、炼长处,举办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班、全校教工党支部书记示范微党课比赛等,推荐“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党支部书记参加省委党校党务干部培训班、淮安行活动,提升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真正发挥好高校教师党支部推动高校党建和事业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打造党建品牌矩阵。切实增强抓党建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创新开展“党支部堡垒指数”“党员先锋指数”测评,通过测评营造支部书记和党员竞相践行一流、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创建进展交流会等方式,凝练总结和推广创建单位的先进典型案例、支部工作法等,鼓励基层首创精神。三是丰富党建载体。统筹部署校内“党建+”“双十双百”项目创建工作,重点培育校级行业及区域党建联建项目20项、样板功能型党支部20个、“书记项目”200项、党员攻坚先锋队200支。依托党员学习、生活、工作的领域、场所建立“衢州膜材料创新研究院”和“‘砼创行’产学研”等89个功能型党支部,丰富党员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多维培养环节,协同做好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工作,实现“有形”党组织架构和“有效”党组织功能“双覆盖”。

传承鼎新,赋能成果产出。一是产教融合促发展。“强国行”专项行动期间,探索与“高校党组织对接产业链党组织”专项行动一体推进。国家级材料化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教师第一党支部参与发起我省膜材料产业党建联建,面向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聚焦膜材料领域的难题,打通从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到成果转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实现膜材料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有力推动了国家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建设。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与南京国电南自维美德自动化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多项产学研合作协议,为国家能源集团等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二是创新驱动拓前沿。江苏唯一入选“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高校基层党支部——南工大化工学院教师第五党支部传承弘扬中国化工高等教育一代宗师时钧先生精神,对标“七个有力”标准,探索形成“五化五服务”特色工作法。党支部组织力量与园区企业进行技术对接,对“双碳”背景下的温室气体碳捕集和转化等技术进行项目攻关。围绕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环境污染治理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开展膜与膜材料的研究,加大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力度。三是科学研究攀高峰。鼓励党员传承和发扬科学家精神,面向学科前沿开展科研,不断产出“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材料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聚焦“绿色低碳、协同创新、共链共赢”,突破了氧化硅气凝胶材料耐高温性能差等难题,推动我国气凝胶材料产业体系建立并处于国际并跑/领跑地位,研究成果已转化量产,成功应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芯间隔热防护等领域,被央视《栋梁之材》纪录片介绍。

强青蓄能,厚植育人力量。一是校企协同育英才。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强国行”专项行动相关团队在教学育人等方面的经验和资源优势,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将工程一线的问题和需求融入教学内容。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真实的工程项目,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工程实践中的关键技术,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二是教育服务担使命。聚焦教育强国建设,面向地方教育事业发展需求,发挥党建思政、教书育人、科研管理、教学研究等方面的经验和资源优势,与大中小学深度合作,共建实践育人基地,协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党员教育培训等,围绕打通大中小学思政课边界壁垒,弥合不同学段衔接性、贯通性不足的有效路径展开研讨,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问题、找思路、想办法。土木学院教师第三党支部邀请知名校友、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陆建新等担任课程思政教授,勉励学生坚定专业自信;组织学生参观长江大桥,收集课程思政素材,讲好“桥”见长江红色故事,让学生党员主动参与到课程思政中来,传承匠心。三是服务社会树标杆。引导大学生深入基层,参与乡村振兴,促进个人成长。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教师第五党支部联合3校2村1企党组织开展“数智乡村”党建联建,建立实践育人基地,通过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师生发挥学科专业比较优势,将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数字化手段输送到乡村学校,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创新形式,总结经验,持续鼓励师生积极参与乡村科技教育,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张健(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高质量推进“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