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旅游报
□ 特约评论员 马振涛
银发旅游列车以“适老化”思维破局,为铁路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相关部门和市场经营主体应顺应趋势、主动作为,以精细化、个性化思维完善产品体系,将银发旅游列车打造成一条条流动的美丽“风景线”,让老年人更加惬意地奔赴“诗和远方”
近日,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先后开行大连至海南、大连至广西、长春至张家界、沈阳至鹰潭等多趟“银发专列”。2023年5月至今,该局已累计开行350列“银发专列”,通达国内外40余个城市,累计接待游客11万人次。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铁集团等9单位近期印发的《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丰富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供给,建立品质型、舒适型、普惠型产品体系,打造品牌银发旅游线路,为发展银发旅游、推动铁路与旅游深度融合提供了指引。
旅游列车是铁路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载体。相比一般的旅游列车,银发旅游列车能够根据老年群体需求进行软硬件优化,线路设计灵活,采取“车随人走、昼游夜行”模式,串联多个景点,从而减少旅途奔波;行程节奏舒缓,适合老年人身体状况。同时,银发旅游列车还会配备旅行管家、医护人员和常备药品,提供行李搬运、行程咨询、基础体检等贴心服务。此外,银发旅游列车注重人群交流,积极融入文化元素,能够激发老年人的情感共鸣。
这种“慢节奏+深体验”的模式,不仅能够让老年人深度体验旅游的魅力,也可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社交空间,带来较高的情绪价值。
银发旅游列车的开行,顺应了银发群体成为铁路旅游市场主要客群的趋势。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深度人口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超20%,近半数老年人年均旅游消费超3000元,市场规模破万亿元。2023年,我国共开行旅游列车1544列,发送游客量83.93万人次。其中,通过旅游列车运送的老年旅客(55岁以上女性和60岁以上男性)达58.3万人次,占总游客数的70%。
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一方面可以发挥铁路资源优势,带动社会投资,盘活存量资产,促进沿线旅游目的地加大投入,建设和完善适老化设施;另一方面,有助于整合沿线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和娱乐等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服务供给,更加有效地释放银发旅游市场消费潜力。
当前,我国旅游列车市场发展总体仍处于初级阶段,旅游列车数量和承运量占比较低,列车设施和服务适老化程度有待提升。同时,老年游产品多为常规观光旅游,缺乏深度文化体验。如何以精细化、个性化思维开发适合老年人需求的产品,成为银发旅游列车发展的重点突破方向。
根据《行动计划》提出的“到2027年,构建覆盖全国、线路多样、主题丰富、服务全面的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体系”的目标,笔者认为,完善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体系可以从三方面着力:
一是坚持需求导向,丰富多元化供给,完善银发旅游列车产品谱系。银发群体旅游需求多样,对旅游线路、行程节奏和服务内容有着不同偏好。要深入研究老年游客需求特点,持续细分市场,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例如,根据《行动计划》要求,按照面向高、中、低不同消费客群和差异化市场,打造普惠型、舒适型、品质型等不同类别的专列,全面构建高质量、谱系化旅游列车多层级产品矩阵。
具体而言,品质型产品面对高收入老年群体,提供高端定制化服务,如豪华卧铺、专属导游、特色餐饮和文化活动。舒适型产品注重适老化设施和服务,提供宽敞舒适的卧铺、医疗保障和丰富的休闲娱乐设施。普惠型产品面向广大普通老年游客,提供性价比较高的旅游线路,确保更多老年人更好享受旅游的乐趣。
二是坚持品牌导向,挖掘铁路沿线旅游资源,开发特色主题旅游线路。基于老年人对身心健康、知识增长和社交互动等方面的需求,因地制宜推动银发旅游列车与康养度假、乡村休闲、老年研学、健康医疗等业态相结合,推出一批高品质的银发旅游线路,塑造一批有影响力、竞争力、美誉度的旅游列车品牌。例如,历史文化主题线路串联历史文化名城和非遗聚集地,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自然风光主题线路结合自然景区,设计慢节奏的旅游行程,让老年人充分感受自然之美;康养休闲主题线路结合温泉、疗养等资源,打造康养旅游产品。
开发这些主题线路,可以形成一批机制化开行的银发旅游列车,在讲好故事、提升品质、优化服务等基础上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线路。
三是坚持效率导向,优化开行线路,实现铁路、景区与旅行社协同。着眼于保障银发旅游列车运行效率和服务兑现率,铁路部门可以对全路运力富余线路以及闲置铁路线路资源进行梳理,制定梯级铁路旅游资源开发计划,充分利用非高峰时段增开列车、调整列车停靠站点和运行时间,确保列车运行顺畅。同时,构建铁路、景区与旅行社全链条协同机制,确保各环节顺畅衔接,提升出行体验。例如,建立景区与车站的接驳体系,开通无障碍专线巴士并提供行李直送酒店服务;景区配套银发专用检票通道、电动接驳车及休憩驿站,与铁路联合开发“车票+门票”联票系统;旅行社等市场经营主体合理控制单日游览强度,安排随行医疗团队全程健康监测等;各方共建信息共享平台,实时同步列车延误、景区客流等数据,动态调整接驳与游览方案。
总之,银发旅游列车以“适老化”思维破局,为铁路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相关部门和市场经营主体应顺应趋势、主动作为,以精细化、个性化思维完善产品体系,将银发旅游列车打造成一条条流动的美丽“风景线”,让老年人更加惬意地奔赴“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