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经济日报:中国提振消费助力全球经济稳定

当前全球经济正面临贸易壁垒高筑、增长动能不足的困境,而中国正以一场广泛而深入的提振消费行动为全球经济注入增长动能,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提供重要助力,为动荡中的世界提供了一份兼具现实性与前瞻性的中国方案。

上周,美国政府宣称要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引起全球市场大幅震荡。此举危及全球经济增长和产供链稳定,让全球经济在贸易壁垒高筑、增长动能不足的困境中越发踟蹰不前。与美国一些人持续制造动荡不同,中国正以一场广泛而深入的提振消费行动为全球经济注入增长动能,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提供重要助力。

今年3月中旬,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提升消费能力、提高供给质量、增强消费意愿、解决制约消费突出矛盾问题等方面部署全面提振消费的七大行动30条举措。中国提出提振消费的务实举措,着眼于对接14亿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一行动着眼于通过收入分配改革、社会保障强化与消费环境优化,释放超大规模市场的内生潜力。中国提振消费的举措有助于推动制度创新与开放合作,对冲逆全球化冲击,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新的实践路径。

提振消费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新机遇。多年来,“中国制造”有力支撑了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但在近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肆虐冲击下遭遇严峻挑战。同时,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4万亿元,连续10年稳居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而服务消费占比的持续上升(预计2027年达45%)也为全球服务业与技术革新提供了机遇。这种情况下,中国通过提振消费行动持续引导内需市场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大助力,也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从“生产—出口”循环转向“需求—创新”驱动,进而形成“中国需求—全球创新”的正向循环。

提振消费不仅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更在重构全球贸易逻辑、重塑产业链韧性、平衡国际金融风险中展现出超越国界的深远意义。当美国加征关税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动荡时,中国消费市场的持续扩容为跨国企业提供了关键的战略转圜空间。德国汽车制造商正加速在华布局电动汽车生产线,以对接中国消费者对绿色智能产品的需求;巴西大豆、澳大利亚乳制品等大宗商品出口商则受益于中国消费升级带来的订单增长。这种供需关系的重构,使中国成为全球贸易“去风险化”进程中的关键一环。

提振消费对全球金融稳定的贡献同样不容忽视。有分析指出,美国滥用美元的优势地位持续加剧全球汇率波动,发展中国家受到的冲击尤为突出。中国消费市场的扩容有助于稳定全球需求预期,带动新兴市场对华出口增长,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抵御外部冲击提供缓冲,也降低了国际资本市场的无序波动风险,尤其在美欧债务压力高企的背景下,这种“稳定器”作用越发关键。

从可持续发展视角看,中国提振消费行动与全球绿色转型目标的深度绑定,正在催生新一轮产业革命。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其市场渗透率突破40%,这不仅刺激了全球锂电、光伏技术的研发投入,更倒逼传统能源巨头加速转型。与此同时,中国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对低碳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也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提供了时间窗口。

中国提振消费行动的意义已远远超过单一国家的经济调整范畴。它通过市场扩容对冲保护主义冲击,通过需求升级激活全球创新网络,通过制度优化重构多边合作框架,最终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维度上,为动荡中的世界提供了一份兼具现实性与前瞻性的中国方案。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以自身的确定性为全球经济锚定一条稳定增长的新航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经济日报:中国提振消费助力全球经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