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人民日报
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骨质疏松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骨质疏松有什么危害?应如何预防?记者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质疏松科主任医师陈海翎。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的骨骼疾病。”陈海翎说,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遗传、环境、疾病等因素。如果有骨质疏松家族史,后代有可能患有这种疾病。环境因素包括饮食不均衡、缺乏运动、不晒太阳等,导致钙质补充不足或流失过多,日积月累就会造成骨质疏松。罹患某些疾病、服用一些激素类的药物可能造成骨质流失,时间长了就会导致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多见于老年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陈海翎分析,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疼痛、脊柱变形和骨折。骨质疏松早期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老年人常见的驼背、身高变矮以及劳累以后出现腰背疼痛,通常不会引起患者注意;病情加重后,不劳累、不运动也会出现浑身疼痛,哪怕坐的时间长一点、一个姿势保持得久一点也会疼痛;病情最严重的表现是骨折。
预防骨质疏松,首先要做好疾病风险筛查。陈海翎建议,有家族病史,或患有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超过50岁的人,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的骨科进行骨质疏松检测。如果发现有骨质疏松的早期症状,要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防止疾病加重。
均衡的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预防骨质疏松,促进骨骼健康。陈海翎建议,适量摄入牛奶、酸奶、奶酪、海带等富含钙质的食物和蛋白质,保持饮食的多样化。老年人更要重视饮食补钙。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晒太阳是人体补充维生素D最安全的方式。晒太阳最佳时间是上午11点到下午2点之间,每次可持续15—30分钟,尽量不涂抹防晒霜,不隔着衣物和玻璃。适度运动,比如健走、游泳、骑车等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老年人可以进行平衡和灵活性训练,如舞蹈、太极拳等,降低跌倒的风险。
“如果已经患有骨质疏松,需要积极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合理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陈海翎建议,对于正常饮食但不吃乳制品的老年人或骨质疏松患者,每日可额外补充500—600毫克的钙剂。
喝咖啡会导致骨质疏松吗?陈海翎表示,适量饮用咖啡并不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但过量的咖啡因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对于健康成年人,每天咖啡因摄入量超过400毫克,相当于3至5杯的咖啡,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茶、部分碳酸饮料、功能饮料、现制饮品(如奶茶)也含有较多咖啡因,除了控制咖啡饮用量,也要注意避免含咖啡因食物的过量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