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法制报
□ 郭军红
前不久,我和同事们走进位于定州市清风店镇西南合村的清风店战役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回顾他们的丰功伟绩。
在陵园前的广场上,耸立着为纪念在战役中光荣牺牲的将士们建立的高大的、正面镌刻着“为人民尽忠”的纪念牌坊。白石黛瓦筑成的古朴典雅的纪念亭矗立在苍松翠柏之间,亭子的顶端高高耸立着“人民子弟兵持枪英姿”塑像。驻足仰望,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步入陵园西南角的纪念馆内,“前言”“飞兵合围”“阻击敌援”“全歼三军”“革命之血浇筑希望之花”等几个板块,详细介绍了整个战役发起的背景、经过、战果,每个板块间都张贴着珍贵的历史图片。展馆内陈列着当年将士们进攻时使用过的手榴弹、地雷、手枪套、子弹袋、望远镜、马灯等实物,还有人民群众支援作战的扁担、独轮车、担架等物品。
为了还原这场战役的全过程,纪念馆的正中央,还制作了由声、光、控显示的敌我态势,以及作战区域分布、作战进行路线立体模型。接通电源后,不断显示的呐喊声、厮杀声、枪炮声以及炸点闪烁的光影,让人仿佛置身于当年的真实战场环境。
清风店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开展的“围点打援”战术的经典之作。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体现了我军猛打猛冲猛追连续作战的顽强战斗作风,同时也体现了广大民兵、游击队以及人民群众的大力配合和帮助。
这场战役中,为了保证部队按时到达指定地域,指战员们按照野战军司令部的指示,扔掉一切可以丢掉的物品,只携带武器装备,轻装奔袭。有的战士跑着跑着,困了就打自己两下或者吃一口辣椒;有的战士脚上跑出了血泡,也咬牙跟上。我军官兵就是凭着这过硬的作风,硬是跑过了拥有坦克、汽车的敌人机械化部队。
这场战役胜利的取得,除却我军指战员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顽强意志外,同样也离不开沿途民兵、游击队的大力配合。据介绍,这些一手拿刀枪一手拿锄头的农民们,为了迟滞敌人北上的速度,挖陷坑、埋地雷,不断袭扰、阻止敌人的行进,使得石家庄到清风店短短的百余公里路途,硬是让敌军走了一天半的时间。当然,敌军在行进沿途,人民群众将粮食、物品甚至水源都予以坚壁清野,断其供给,也是导致敌军行动迟缓的重要原因。
在这场战役中,作战区域的人民群众,不分男女老幼,纷纷为行军打仗的我军指战员送水、送饭,抢救伤员。这一切的一切,不正是人民战争的充分体现么?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时下和谐、繁荣的生活,是千千万万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了解历史,了解过去,是为了珍惜当下的生活,更好地做好我们的工作。这才是对英烈最好的告慰。
(作者单位:定州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