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何金妹
通讯员 郑艳儒 吴芸婷
本报讯 近日,南湖区入选省级“直播+平台+跨境电商”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机制改革试点。通过以中国(嘉兴)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南湖园区为试点,以产学研用合作为牵引,打造“直播+头部链主平台赋能+多要素一站式出海服务保障”的跨境电商发展模式。
中国(嘉兴)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南湖园区于2020年9月正式挂牌,选址在嘉兴电子商务产业园,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和国家级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基础,近年来发展稳步提升。2022年园区获评省级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2024年全年,园区累计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总额37.5亿元,同比增长33%;引进包括各类跨境电商产业项目24个,累计入驻外贸、跨境电商及配套企业项目197个。
跨境电商的较量,从来不是单兵作战。眼下,位于由拳路与富润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大片土地正在开始平整,距离不远处的嘉兴电子商务产业园也在同步提升改造,南湖区正在这块区域打造集电商大楼、物流配送、融资支持、电商人才培训、娱乐休闲服务等配套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电商园中心。这个总投资20亿元、用地3.96万平方米的国际电商中心的建成,将为南湖区的跨境电商产业集聚提供更大发展空间,实现“抱团发展”。
“改革如下棋,只有走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子,才能赢得‘一子落而满盘活’。”南湖新区(东栅街道)相关负责人说,中国(嘉兴)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南湖园区的方法是:找准改革的“小切口”,模式创新。主要是在直播形态上,转型为“高校育才+技术赋能+场景落地”三重驱动,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直播电商生态圈。联合嘉兴南湖学院等高校共建实训基地,谋划开设跨境电商定制班,引入AI技术赋能直播场景,支持企业应用数字人、大模型技术提升跨境直播效能,以“南数湾”数据产业为基地优势,谋划“AI直播+产业带”发展模式。同时,深化原有发展模式,帮助企业打通与专业直播机构的合作壁垒,推动发展跨境直播和可视化营销模式创新,助力企业通过直播拓展海外市场。
与此同时,在平台模式上,转型为以头部链主企业为支点,打造“大平台+产业链”发展模式。引入唯今国际、国贸云商、大道谷仓等龙头企业,带动服装、箱包等特色产业带集聚发展,同时依托嘉兴市的制造业集群优势,引导传统电商企业、外贸企业转型向跨境电商延伸,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高效衔接。在产业集聚模式上,创新采用“一基金、一基地”模式,同时启动跨境电商园区飞地——启红大厦运营基地建设,规划建设直播运营、选品中心等功能区,搭建共享直播间、培训中心、展示中心等公服平台,促进企业集群、共享,实现集聚发展效应。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要素保障机制上,政府各部门和各市场主体联动建立“企业出海问题闭环解决机制”,帮助谋划设立跨境电商企业一站式服务驿站,集成报关、退税、结汇等60余项政务及供应链服务,通过“物流+政务+金融+法律”多维保障,构建南湖区全周期、全要素的服务生态,助企业解决各类出口发展堵点、难点问题,降低企业出海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