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劳动午报
近日,备受关注的丰台区东高地街道桃源里24、25栋改造项目破土动工。这项惠及142户家庭的民生工程,将以“绣花功夫”雕琢老旧楼宇,为小区注入新活力。
桃源里24、25栋建成于1990年,总建筑面积7993平方米。历经35年的岁月洗礼,这两栋楼出现了上下水管道老化、外墙保温性能差、屋顶漏水等诸多“疑难杂症”。虽然街道社区此前曾进行多次小规模修缮,但小面积的缝缝补补已不能满足居民需求,群众改造呼声强烈。
由于这两栋楼建成年代久远,历史资料缺失,产权关系错综复杂,加之未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在资金和政策支持方面面临诸多挑战,改造难度较大。面对重重困难,该街道多次实地勘察,组织召开协调会,积极听取群众的实际需求、上级部门的专业意见以及产权单位的建议,力求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这些老房子我们住了几十年,感情深厚,但生活上确实越来越不方便,我们盼着改造能让居住环境好起来。”居民张大爷说。
经过多轮研讨、反复论证,最终确定“内外兼修”的改造方案。从更换上下水管道开始,解决长期困扰居民的管道堵塞、污水外溢等问题。随后,外墙保温、屋顶防水、楼体加固等一系列项目也将有序推进,全面提升居民的居住质量。施工期间,为保障居民日常用水需求,街道在每一层楼梯转角处安装水龙头及水槽,便于居民接水和排放污水。同时,施工现场设置居民协调中心,畅通居民沟通途径,确保居民疑问有处解、意见有回应。此外,街道还成立保障组,全程监督工程进度与质量,并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及时向居民通报进展,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周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未来,东高地街道将紧抓‘全域城市更新’试点机遇,加速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引导多元主体同向发力,推动系列规划转成实景,将民生实事办实办好,让每一次改造都承载民生的温度。”东高地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记者 余翠平 通讯员 马艺菡 靳忠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