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浩 实习生 洪艺菲)4月3日,本报6版刊发了《合同有效期内驾校关停 学员维权之路一波三折》的报道,反映市民张女士遭遇驾校关停,两年交涉遭遇一波三折,始终退费无果。在“新民帮侬忙”介入下,驾校态度多次变化后,此事终于迎来转机,最终得到解决。
2021年10月,张女士与上海巴士电车汽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驾驶员培训合同,培训费用6180元。2023年初,她在“一节课都没上”的情况下,发现驾校人去楼空。
此后的交涉过程波折不断。驾校长时间处于失联状态,好不容易联系上先是称“学员档案查无此人”,后又称“可以安排前往其他驾校学习”;万般无奈之下,张女士只得同意“自愿放弃驾校学习,接受一半退款”,但驾校迟迟未予兑现;此后当事驾校经理又称离职。
记者联系采访驾校负责人,对方称,张女士所签合同,合作方盖的是“萝卜章”,公司没有收款;后来公司又纠正,称是误会,张女士的学费的确付给了公司账户,“我们一定负责善后”。
本报刊发报道后,驾校方面的态度再次反转,向记者表示,拒绝向张女士退款。
在记者多次沟通后,驾校联系张女士,要求她提供报名时登记的手机号码。张女士告知电话,并提交了纸质合同及付款电子凭证。对方表示,公司的贷款在清明节后若审批通过,会第一时间为张女士办理退款。目前,张女士已通过微信收到了公司退款共计61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