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通讯员 程振海 鞠亚轩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被确立为全国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试点城市。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于同年将骆驼人民法庭团队式入驻镇海区社会治理中心(现为镇海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打造劳动争议“商调裁诉执”全链式解纷模式。如此做法在全省尚属首次,曾获《工人日报》等多家媒体关注报道,还被最高人民法院和全国总工会主编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指南》收录。
“三接”互通、深度联结
坚决避免“程序空转”
近日,陈某某向牵头办理其劳动争议案件的镇海法院副院长王磊送上了“排忧解难暖民心”的锦旗,困扰其多年的纠纷,终于一揽子化解。
在2022年至2023年期间,陈某某针对其曾经工作过的宁波某物业公司,在两年内先后向镇海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申请四次仲裁,向镇海法院提起四次诉讼。
镇海区综治中心受理该案后,制定合并调解方案,联合法院、劳动人社局形成“法院+行政”协同调处模式,避免碎片化处理导致矛盾反复,最终促成陈某某与公司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场履行完毕,彻底实现“案结事了”。
“多元解纷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没有场所、没有力量、没有机制的话很难做好。”镇海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邬永忠表示,“在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中,成本高昂、耗时过长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必须畅通依法快速解决劳动关系矛盾纠纷的‘绿色通道’。”
在镇海区委政法委的统筹指导下,镇海法院联合人社、工会等部门,依托镇海区综治中心“一站式受理”的优势,成立“商调裁诉执联动中心”,打造前台归口受理,后台分流办理的劳动争议化解新模式,以“空间融接”增进解纷协同,形成了劳动争议处置化解的体系化能力。
“非诉讼不权威”是大多数当事人的担忧,镇海法院在前端“商调裁”阶段辅以司法确认、裁审联席会议、法官结对指导等机制,以“司法嫁接”强化“商调”权威,推动纠纷实质化解。近三年,全区劳动争议诉前化解成功率持续保持在90%左右。
“实现各种解纷手段的高效协同,不仅在于环环相扣,更在于内在贯通。”镇海法院副院长王磊介绍,“我们创新开展全流程‘无争议事实确认’工作,对‘调裁’难以解决的案件,及时固定‘调裁’过程中劳资双方争议焦点和无争议事实,缩减程序化流程,以‘流程衔接’提高办案效率。”
在该模式下,劳动关系矛盾纠纷平均办理周期缩短38%,极大提高了解纷效率,2024年镇海法院劳动争议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仅59天。
“三治”并举、精准施策
有力促进“案结事了”
劳动争议案件的群体性、复杂性,使其具有较大的办理难度。为此,镇海区综治中心建立重大案件应急处置机制,对达到预警标准的案件,第一时间向镇海区委和政法委请示报告,由区委政法委牵头,组织多部门共同研判。近三年,累计化解20余件重大劳动争议案件,涉劳动者1000余人次,充分发挥了党委“总治”的政治优势。
2024年3月,镇海区某公司因发展需要搬迁至省外,考虑大部分员工均居住在镇海,公司无奈选择主动与众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镇海区综治中心接到案件后迅速联系法院共同研判,镇海法院随即指派骆驼法庭法官指导人民调解员,联合镇海区仲裁院梳理案情,开展诉前调解,并制定“一类一策”方案:按员工的工作年限分类,协商不同的补偿对策。最终200余名员工均与该公司达成调解协议,实现群体类纠纷一揽子化解,生动谱写了多方“善治”的和谐序曲。
纠纷解决的关键在于权益兑现。镇海区综治中心创新建立双向列席全覆盖机制,在各环节视情邀请执行人员列席分析、研判与执行关联的办案内容,适时以拒执负面清单和自动履行正向激励,开展执前督促,同时对调解员督促调解案件执行成功的予以计件奖励,提高其执前督促积极性。近三年,调解协议和仲裁裁决申请执行率仅为3.5%,全力提升了执行“联治”的兑现效能。
“三进”协同、多维发力
做深做实“源头治理”
“鲜活的案例,身临其境的庭审现场,让我们对劳动权益和法律条文有了切身体会,这样的‘法治公开课’多多益善!”镇海某企业职工如是说。近年来,镇海区综治中心依托法律服务点、共享法庭等平台,将案件调解、仲裁、庭审搬进企业,以“办理一案”,促推“治理一片”,进一步增强企业职工法律素养。
“镇海法院对案件处理严谨审慎,对案情调查了解透彻,程序公正高效,判决公平公正……”2024年初,镇海法院收到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发来的感谢信,对法院公正审理案件及提供相关司法建议表示感谢。从劳动争议的缘由看,规范企业用工管理是化解矛盾的关键所在,在镇海法院妥善审理浙江省第一例国家级人才人事争议案后,镇海区综治中心及时召开联席会议,深度剖析个案特征与类案规律,法院及时就完善人才聘用管理工作向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发送司法建议,进一步助力企业规范用工管理。
“在联动镇海区综治中心这个‘总店’之外,我们在镇海区7个镇街成立‘分店’,‘1+7’的调处网络能为企业职工提供全域‘超市化’服务,近三年,各‘分店’过滤了超80%的矛盾纠纷,极大减轻了仲裁、审判压力。”镇海区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在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的基础上,通过织密网格、夯实基础,持续放大多元解纷的力量,进一步促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
从中医“治病于未然”的智慧来看,化解劳资矛盾亦当防患于未然。强化劳资双方的法治意识,正是从源头预防纠纷的治本之策。下一步,镇海法院将以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契机,以未雨绸缪的治理思路,将新时代“枫桥经验”更好地落实在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