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数据基础设施是保障数据流通利用的关键基础,如何实现“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指导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形成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基本格局,成为我们中移集成顶设咨询团队的研究课题。
读懂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构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思路,推动中国移动数据基础设施实践探索,才能打通数据流通动脉,畅通数据资源循环,促进数据应用开发,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部分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
数据基础设施是推动经济快速增长新引擎
数据基础设施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支撑,正在重构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引擎。通过算力—算法—数据的三元融合,数据基础设施能够大幅降低数据处理时延,支撑实时经济决策系统的构建,提升生产效率。在产业升级方面,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与产业大脑数据中台的结合,形成跨域数据关联网络,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数据基础设施为新兴技术和商业模式提供了基础支撑,促进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创新应用,推动了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数据基础设施是掌握数据资源的重要手段
数据基础设施是实现数据资源高效治理的重要手段,能够提升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价值。完善的数据基础设施能够实现对多源异构数据的高效收集和整合,如智慧城市建设中,通过时空数据库、图数据库和向量数据库构建的三维治理矩阵,支持城市运行数据的实时关联分析。数据基础设施为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支撑,区块链存证、隐私计算和智能合约等技术形成可信流通闭环,使数据能够作为一种重要的资产进行评估、交易和流通。数据基础设施打破了数据孤岛,实现了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数据共享与协同,提升了数据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为政府决策、企业运营和公共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据基础设施是实现数据安全流通的保障
数据基础设施是实现数据安全流通的重要保障,能够构建可信、安全的数据环境。从数据的产生、存储到传输、使用,数据基础设施通过采用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机制和数据脱敏等手段,保障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数据基础设施还支持数据的合规性审计和追溯,为数据的合法、合规使用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助于建立起数据共享的信任机制,促进不同机构和部门之间的数据合作。在国家层面,数据基础设施是维护数据主权和安全的重要保障。它能够对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的数据进行有效保护和监管,防止数据被外部势力窃取或恶意利用,确保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运行,提升国家在数字时代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第二部分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思路建议
加强数据基础设施顶层设计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以建设“横向打通、纵向贯通的全国一体化设施”为目标,各地方、各行业、各企业在建设之初应按照统一标准实施。各层级数据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应充分重视顶层设计,应将本层级、本区域范围内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统一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数据流通不畅问题。同时应加快推进数据基础设施标准制定和实施工作,特别是要尽快按照统一目录标识、统一身份登记、统一接口要求等标准规范,加快建设数据流通利用设施底座。
探索数据技术路线融合发展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是数据基础制度和先进技术落地的重要载体,数据流通利用设施是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存在数场、可信数据空间、数联网、数据元件、隐私计算、区块链、数据使用控制等7种技术路线,不同技术路线特性和优势场景略有差异。应探索鼓励产学研深度合作,通过实践探索,推动数据技术路线融合,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开发出适应不同场景的数据融合技术,提升数据处理效率与应用价值。
打造数据基础设施标杆案例
在当前不同城市开展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数据基础设施的行业应用,选取工业互联网、金融、能源、交通运输等典型行业,探索打造数据基础设施标杆案例。探索构建不同行业场景下的可信数据空间和数据流通利用典范,以能源行业建设为例,基于能源大数据平台创新数据获取模式,依托数联网、联邦计算等技术,构建能源数据目录,提供数据资源在线发布、数据共享申请、目录应用分析等服务,促进跨省市、跨行业的多方数据合规共享利用。通过总结典型行业成功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带动更多行业与地区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部分 中国移动数据基础设施实践探索
协同推进北京智慧城市共性基础设施顶层设计
中国移动积极配合北京市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的相关工作,围绕实现北京市构建“一区三中心”数据发展新格局,协同推进北京市智慧城市共性基础设施十五五规划。通过开展感知体系、城市码、时空图相关材料搜集整理与分析工作,研究相关技术发展方向,支撑感知体系、城市码、时空图十五五期间规划体系设计,编制《北京市智慧城市共性基础设施(感码图)十五五规划》,布局北京市数据智慧城市共性基础设施总体发展,促进北京市数据基础设施的创新与升级、满足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需求,助力北京创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国家数据管理中心、国家数据资源中心和国家数据流通交易中心,推进北京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构建以数联网为护城河的数据要素流通能力体系
中国移动紧跟国家战略方向,参与制定多项数据基础设施标准文件,积极申报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工作,支撑7个地市申报书编写。同时,中国移动发布“1+2+N”数据流通服务体系,通过1套数据治理服务,支撑数联网(DSSN)和数据供给平台两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等N个数据流通利用解决方案。其中,数联网已成为中国移动数据要素核心技术能力,数联网基于隐私计算、区块链、数据流通网络等技术,构建“一台一网一终端”关键能力体系,支持跨区域、跨行业、跨机构数据的高效接入、高速传输、安全交付,确保数据流通全流程安全可信合规。
深度参与天津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试点
中国移动深度参与天津市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工作。天津市选择数联网作为数据基础设施重要技术路线之一,面向数据要素流通市场,通过一体化建设数据接入、传输和流通服务平台,构建跨行业、跨区域、跨主体的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支撑数据汇聚、处理、流通、应用、运营、安全保障全流程。试点任务预期通过两年建设和应用推广,打造高速互联、高效调度、可信流通、安全可靠的体系能力,建成国家级数据基础设施标杆示范工程,有效促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赋能重点行业数据融合与智能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