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团结报
□ 本报记者 薛蒙蒙
2025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在3月25日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全球自由贸易港发展论坛上,联合国前秘书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点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将整个海南省打造为自由贸易港是需要远见和领导力的勇敢之举,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选择。”
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不仅契合时代发展潮流,更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关键举措。近日,民革党员、海南大学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所所长王毅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组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与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构建一流营商环境、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有效对接、建设“一带一路”国际环形大通道东端衔接部等举措,将消费作为战略基点与拉动经济发展的海南样板与开放范例,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关键在自由,重点在消费,载体在贸易,路径在开放,目的在发展与民生。任重道远,功成须勠力。”王毅武认为,中共中央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规划了清晰的发展蓝图,由国际能源交易所、国际航运交易所、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所、国际产权交易所、国际股权交易所、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构成的“六所一中心”,以及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海南枢纽等项目为海南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海南东向国际航道、北靠粤港澳大湾区、西邻北部湾、雄踞南海北缘,天然的地理位置赋予了海南日益凸显的现代交通的战略意义。”王毅武打开地图向记者描绘了一幅“大交通闭环经济圈”,在“经济圈”的一端,是海南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向北与“现代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从而形成“一带一路”国际环形陆海大通道;在“经济圈”的另一端,面向的是粤港澳大湾区这一世界级城市群。王毅武认为,海南自贸港应尽快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充分、适合、精准、有效承接、吸纳、消化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引领与辐射带动作用。
“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突破口在于打造海南海口和广东海安一体化通道。”王毅武曾多次参与关于建设琼州海峡跨海通道的讨论,他认为交通瓶颈是制约海南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航空运输成本高昂、国际航道偏离、琼州海峡阻隔等现实制约,导致交通与流通基础薄弱,直接影响流通效率和开放质量。
“供给端尚未形成全球商品集聚能力,市场端需要建立高标准监管体系,需求端则要通过民生改善释放消费潜力。”王毅武认为,消费链不完善也制约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发展。因此,他建议,合理布局海南自由贸易港消费重镇,造就适合自由贸易港发展的消费供给集群,构建与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相匹配的现代消费链。“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既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关键,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必备平台。”王毅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