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从食补到营养干预:探索健康管理产业新路径——“守护健康‘胃’来2025健康中国·完美行动公益讲堂”在京举办

本报记者 李媛 北京报道

2025年3月25日,由《中国经营报》主办,完美(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完美公司”)战略合作的“守护健康‘胃’来——2025健康中国·完美行动公益讲堂”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会聚了政府机构代表、医疗健康行业专家、企业领袖及投资人,共同探讨健康管理的最新趋势、科技创新的应用以及行业未来发展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总编辑季为民,健康中国研究中心理事、中国社科院食品药品监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移动互联网健康服务协会理事长、中国保健协会第二和三届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华锋,第五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人、《胃靠养,肠靠清》《调好肠胃百病消》系列书作者李博,完美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周宇,以及健康中国推广大使、完美公司健康食品委员会委员、完美公司高级客户总监杨晋源出席会议并作了精彩演讲。

随着健康中国行动计划的实施、国家对全民健康管理政策的推动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健康管理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季为民在致辞中表示:“健康管理行业正站在时代的风口,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营养干预等多维度融合正在塑造行业的新格局。本次论坛不仅是一次思维碰撞,更是推动健康产业发展的实践平台。”

在讲堂上,参会专家在台上分享了关于胃的知识以及如何科学护胃、养胃,强调身体健康管理需要多维度、长时间地进行。此外,讲堂围绕“健康管理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银发经济与个性化健康管理”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与会嘉宾普遍认为,健康管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市场、政策的多方协同,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健康需求。

科学创新、中医赋能推动养胃新思维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出台,尤其是健康中国行动计划的推进,健康管理的市场需求愈加旺盛。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2030年我国将建立起更为健全的全民健康管理体系。此政策为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明确了健康管理的重点方向——提高健康水平,发展健康产业。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相关数据,我国肠胃病患者已超过1.2亿人,慢性胃炎发病率在30%以上,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上升。“健胃养胃不仅仅是个人健康的需要,更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重要一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季为民举例说,暴饮暴食、过度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三餐不规律等会给胃黏膜带来巨大的负担,久而久之,就容易引发各种肠胃问题。此外,长期的精神压力、熬夜、滥用药物等因素,也在一步步破坏着人体的肠胃生态平衡。在此情况下,守护健康胃,全民养胃行动势不可挡。

在讲堂上,李博为观众科普了胃的相关知识。“胃肠的蠕动主要受两种神经的控制,一个叫交感神经,一个叫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会抑制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是胃肠的正能量,当副交感神经兴奋的时候会释放五羟色胺等递质,促进胃蛋白酶原的合成,进而产生物理运动和化学变化。但当人紧张焦虑的时候就会阻断副交感神经,影响五羟色胺的分泌,胃肠蠕动就不好。胃肠是人类的第二大脑,大脑是人的第二胃肠。因此,情绪的调控对胃肠来说特别重要。”李博表示。

“我们提出健康管理一共有三道防线。”杨晋源说,“一是预防;二是预防+保健;三是预防+保健+治疗。医院只是我们最后一道防线,我们不能把守护健康寄托于最后一道防线,我们也不能迷信到需要吃药的时候拒绝吃药。我们既不能迷信药物,也不能迷信保健品,我们要在适当的时候运用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我认为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和康复是一个完整的闭环。”

季为民在讲堂上指出:“技术创新要真正落地,关键在于让更多的普通消费者享受到科技带来的健康红利。未来,如何打破科技成果与大众市场之间的鸿沟,将是行业共同探索的方向。”

营养干预打造精准健康管理的未来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大对健康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力度,推动健康产业转型升级。这为健康产品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政策红利和资金支持,激励了更多的创新与研发投入。此外,在政策的引导下,健康管理产品的认证标准和质量监管也逐步完善,确保市场上销售的健康产品既能满足个性化需求,也具备安全可靠的保障。这些政策为消费者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健康产品,也促使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产品技术和研发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营养干预成为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讲堂期间,多位专家指出,未来的健康管理将更加注重个性化、精准化的营养干预。

“我希望我们吃的食物成为我们的药物,而不是让药物成为我们的食物。”——这一希波克拉底的名言在讲堂上被多次提及。嘉宾们认为,营养干预不应局限于传统的膳食指南,而应结合基因检测、肠道微生态分析、代谢数据等科技手段,提供更精准的健康管理方案。

我国几千年来,深受中医药药食同源的文化影响。在这种基础下,营养保健食品应运而生。据徐华锋介绍,从现代意义上说,营养保健食品是从1996年开始的,从1996年到现在,保健食品的市场每年都是正向递增的,我国营养保健食品销售额也没有低于10%的递增率。

因此,徐华锋认为,在市场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实际上还有很多增量元素。比如,健康意识的觉醒、健康素养的提高。不过,这方面需要所有的健康从业者以及公众媒体多做一些提高健康素养的公益活动,通过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高国民健康素养。

引导消费者树立健康消费观

近年来,消费者在健康与营养方面的认知和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自己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并愿意为此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消费者的健康消费行为逐渐从单一的疾病治疗转向预防和保健,营养健康成为他们决策的重要因素。

杨晋源指出:“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让问题发生,或者延缓问题的发生,让大问题变成小问题。”这一观点在讲堂中得到了广泛共鸣。消费者已经意识到,健康管理不是生病后的应对,而是预防性投资。随着信息透明化和消费心理的逐步成熟,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提供科学依据和透明配方的健康产品。

随着消费者逐步意识到健康管理的长期价值,越来越多的健康品牌开始注重消费者教育,通过健康讲座、科普文章等形式提升公众的健康知识水平,减少盲目消费的现象。正如徐华锋所言:“我们要让每一个消费者、每一个听众能够明白的语言、通俗易懂的风格,让他们知道政策的方向在哪里、市场问题在哪里、未来趋势在哪里。”

消费者的健康行为和购买决策正朝着更加理性和科学的方向发展,而企业在健康管理领域的投资与创新,将成为未来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

此外,针对老年人群体的健康管理模式创新也是讲堂关注的重点。本次2025健康管理公益讲堂不仅是一场思想的碰撞,更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在《中国经营报》和中经传媒智库的推动下,讲堂深入探讨了科技创新、精准营养、银发经济等核心议题,为健康管理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未来的健康管理将更加科技化、个性化、智能化。行业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以及社会力量的协同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实现健康管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健康管理不是短期的市场热点,而是关乎全民健康的长期事业。” “守护健康‘胃’来——2025健康中国·完美行动公益讲堂”已圆满落幕,但关于健康管理的探索仍在继续。未来,《中国经营报》与中经传媒智库将继续关注行业动态,推动健康管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编辑:孙吉正 审核:孙吉正 校对:颜京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从食补到营养干预:探索健康管理产业新路径——“守护健康‘胃’来2025健康中国·完美行动公益讲堂”在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