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代表委员回乡记]当好黔港合作的联络人

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蓝婴

全国两会闭幕后,一回到香港,全国政协委员、香港贵州文化交流基金创会主席程燕迅速从“参会模式”切换到“行动模式”。

3月24日,程燕来到香港九龙油尖旺区,为该区各界联会代表宣讲全国两会精神。她的宣讲主题紧扣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在更高水平上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部署安排。

全国两会期间,程燕在分组讨论中提出深化黔港青少年交流、国情教育进校园等建议。宣讲会上,她还讲述了黔港文化交流的生动实践。“近10年来,我们致力于促进黔港学校交流,如今两地有80余所学校结为姊妹学校,每年有几百名学子在基金会的组织下双向交流。”程燕呼吁:“希望大家关注到贵州丰富的文化资源,共同促进黔港青年的交流交往。”

“贵州文旅产业是承载姊妹学校来黔交流的重要载体。学校师生近年来到贵州,已经从‘看看’升华为‘体验’,交流的频率、深度都明显提升。”在程燕看来,作为侨联界别委员,助推贵州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努力的方向不只是黔港互动,履职的方式也不仅靠建言献策,更要当好联络人,将贵州与国内外更多优质资源联系起来。

程燕的行程表,已排得满满当当:3月30日至4月5日,她将率80余名香港教育界师生赴贵州开展深度交流学习;4月7日至11日,计划邀请贵州“村超”青年到港,与本地姊妹学校的青年队切磋球技,将全国两会精神转化为推动黔港合作的具体实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代表委员回乡记]当好黔港合作的联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