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申川 王怡 通讯员 时杰
黔东南州雷山县,村民文海英借助当地农信联社推广的“生态账户”开起了民宿,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生态账户’提供的低息、无抵押信贷支持,能够帮我按照预期顺利运营民宿。”文海英说。
近年来,贵州省深入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试点工作,贵州农信在全国率先推出的“生态账户”,通过将客户的生态行为量化为可交易的积分,成功构建了生态价值与金融服务之间的双向转化机制,有效改善了当地融资环境。
截至2024年底,全省已累计设立“生态账户”52万户,发放专项贷款195亿元,为11.66万普惠群体新增授信额度26.38亿元。
铜仁市江口县作为“生态账户”的发源地,“生态账户”已成为当地居民的“绿色存折”。
“积分可以兑换成钱,大家都愿意参与。”江口县村民任志华通过改用电磁炉、流转土地发展生态产业等,积累了数百个生态积分。这些积分不仅帮助他成功申请到29万元贷款,还让他享受到了利率优惠。
“‘梵净生态账户’积分,让我们实实在在获得了收益,还让环境变得更好了。”江口县拾光贵州民宿老板舒云祥在接受采访时说,优良生态环境和绿色生活方式就是他们的“新存折”。
江口县城金山电动车充电站老板杨通永也凭借积分获得低息信贷政策支持,购置设备并建设了这座电动车充电站。自运营以来,该充电站已为来自湖北、湖南等地的众多游客提供了充电服务。
江口农信联社生态账户工作专班组长刘小兰告诉记者,“梵净生态账户”将农户、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五类经营主体在日常生产生活及经营过程中的生态行为与成果等多维度信息数据,通过指标评价体系赋予相应分值,并将账户的生态积分作为绿色信贷评级授信和利率定价的重要依据。
“梵净生态账户”是深入探索绿色金融与生态产业协同发展、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创新模式,以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为主线,由江口农信联社创新推出的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绿色普惠金融产品。“该模式运作灵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江口农信联社党委副书记、主任张羽高表示。
目前,以“生态账户”为参考制定的贵州农信绿色普惠信贷标准中的46项内容被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试行)》。此外,在《关于全面推进美丽贵州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引导普惠金融对象践行绿色理念,推广应用贵州农信绿色普惠金融标准,进一步拓展‘生态积分’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