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邯郸日报
本报记者 佘志娟
开栏话: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与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明确提出打造“职业技能大赛之城”的目标。
为进一步营造重视、关心、尊重高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助力我市打造“职业技能大赛之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本报今日起推出《技能之星》专栏,将选树技能人才典型,深入挖掘并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敬请关注。
在市职教中心,活跃着一支优秀的幼儿保育专业大赛团队。凭借卓越的专业技能、深沉的爱心以及过硬的综合素质,她们登上了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舞台,并获教育与体育赛道婴幼儿保育赛项金奖。至此,市职教中心成功实现了世界金奖零的突破。
这一突破性成就背后,饱含着团队成员与指导教师们的辛勤汗水和不懈努力。近日,记者采访了参赛团队的指导教师付蓓蓓、魏丹宁、张乃彤、杜慧慧和团队成员王雨瑞、索雅菲、田奥菲、谢卓美四名同学,倾听她们的参赛历程。
面对前所未有的赛制挑战,参赛团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迅速调整训练计划与方案。四位指导教师逐字研读大赛汇编,深刻领会世赛精神,并深入实训基地锦玉职教园、一米阳光托幼机构展开调研,探寻专业学习与行业发展中的问题与痛点,精心设计项目。她们充分运用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大赛经验,对比赛中的每个技能点和评分标准进行深入剖析,设计脚本,精心打磨每一个环节,力求做到环环相扣、完美呈现。付蓓蓓每天下午先接自己放学的孩子,随后返回学校指导学生训练,直至晚上11点才能回家。魏丹宁、张乃彤、杜慧慧同样克服家中困难,始终坚守在训练现场。
在王雨瑞、索雅菲、田奥菲、谢卓美看来,备战世赛是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她们每日训练长达十多个小时,反复模拟比赛场景,持续锤炼保育技能。为将给幼儿洗澡的动作练到标准化,田奥菲长期浸泡在水中的手出现皴裂;为把故事讲述得更加绘声绘色,谢卓美反复练习,嗓子一度嘶哑……
她们还将所学知识积极应用于实践。在幼儿园实习期间,她们仔细观察孩子们的行为习惯与需求,耐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并依据孩子们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保育服务。她们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作息时间和活动安排,全力确保孩子们健康成长。
幼儿保育专业大赛团队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离不开学校的重视。一直以来,学校落实“校、市、省、国”四级联赛,鼓励全员参与学生技能大赛,提升全员技能水平。“在学生培养上进行梯队建设,高一全员选拔进行备赛,高二进行筛查成为骨干,高三成为种子选手,全年备赛。”付蓓蓓说,
幼儿保育团队的成功是团队精神和对卓越不懈追求的最好证明。她们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职业学校学生,为实现梦想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