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裴泽庆
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谋划推动,发表系列重要讲话,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开展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选择这个重要节点开展学习教育,正当其时,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他深刻指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要求“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出“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严明纪律整饬作风,丰富自我革命有效途径”,号召全党“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好作风好形象创造新伟业”。深入学习领会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深刻理解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意义 中央八项规定开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鲜明路径●中央八项规定只是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 ●成了改变政治生态和社会面貌的标志性举措和鲜活时代符号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高谋远,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目标导向,针对一个时期以来表现突出的作风问题,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采访党的十八大的中外记者亲切见面时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由此向党内外、国内外发出了铿锵有力的清晰信号。从那时起,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历史责任和庄严使命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打铁必须自身硬”,历史性提出“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等一系列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党的全面领导,事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大战略命题,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坚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有效解决了“老虎吃天不知从哪儿下口”的问题和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经过新时代伟大变革的革命性重塑,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在管党治党实践上开辟了一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路径,在理论创新上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
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从严管党治党的切入口和动员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就是从严要求,体现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风廉政建设,要从领导干部做起,领导干部首先要从中央领导做起。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各地区、各部门也相应制定了改进工作作风的有关规定,各级党委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作出积极回应,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的导向作用被充分调动并发挥出来。鉴于作风建设具有复杂性、反复性、顽固性,改进工作作风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因此,中央八项规定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既不是最高标准,也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回望中央八项规定落实的重要节点,之所以能够产生改变中国的影响力,展示出润物细无声的穿透力,关键就在于从中央政治局抓起,“必须从党中央抓起、从高级干部做起”,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实践充分证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以作风建设新气象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真正收到了“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的成效,中央八项规定成了改变政治生态和社会面貌的标志性举措和鲜活时代符号。
中央八项规定聚焦作风建设这条主线。“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一个时期以来,由于一度出现管党不力、治党不严问题,有些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出现严重危机,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风气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盛行,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和威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忧心忡忡,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指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不少人把作风问题当作小事小节,而人们习以为常的一些作风问题,往往就是对党的公信力、党的形象带来致命破坏的问题。作风问题,归因在公私关系没有摆正,有的看起来不大,但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对此群众深恶痛绝。因此,“作风问题绝不是小事,一旦成风,危害巨大”。“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翻开党的历史,我们党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随着党在全国执政以后,党的执政地位给党员、干部队伍带来的变化也十分明显,一些党员干部对权力的认识、入党的动机出现了偏差,这些偏差必然反映在作风上。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是长期执政,党内形形色色的作风问题越是突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现在,我们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比过去大大增加,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不正之风离我们越远,群众就会离我们越近。“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抓作风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站在这个高度看,中央八项规定看似涉及的是一些具体事情,包括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8个方面,但每一项规定及其背后的刚性要求都直指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具有新时代作风建设的风向标意义。中央政治局带头改进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坚持“两个务必”,以实际行动给全党改进作风作好表率,同时树立起自上而下、以上率下的新风气,释放出上行下效的强大示范效应,为全党凝聚了不惧怕任何艰难险阻的强大力量。
制度意义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新时代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标志性成果●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和实施成为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逻辑起点 ●对于推进党内法规体系建设、完善“两个维护”制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依规治党摆在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位置,依规治党成为管党治党基本方式。2012年制定的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制定的第一部重要党内法规,这一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在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实践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2年1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认真学习党章 严格遵守党章》指出:“党章是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也是全党同志的应尽义务和庄严责任,对强化全党党章意识,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他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学习党章、遵守党章的模范”。党内法规是由党章、准则、条例、规定、办法、规则、细则构成的。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要以党章为根本依据。党章是党的纪律规矩的总源头。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和实施成为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逻辑起点,对于推进党内法规体系建设、完善“两个维护”制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实质上就是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党内法规体系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既是理论创新也是实践创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要发挥好党内法规在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保障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方面的重大作用,在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方面的重大作用,确保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抓中央八项规定贯彻落实,看起来是小事,但体现的是一种精神。”中央八项规定由一系列具体的行为规定转变为一种广泛遵循和持续落实的精神要求,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和能力,另一方面展现了我们党实现长期执政的强大动力和精神力量。抓中央八项规定、抓作风建设,既要扭住不放、常抓不懈,又要落实落地、巩固下来,使之常态化、长效化,要注重从制度机制上解决问题,增强贯彻落实制度的执行力。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最重要的是要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这个功夫的表现形式和检验方式就是制度化、规范化。2013年6月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召开,要求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切入点,着力解决突出问题。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纪律建设方面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系统凝练为党规党纪条文。特别是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践成果,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加以巩固,这标志着中央八项规定在制度规范层面的影响力进入新阶段。党的十九大之后,党中央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修订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继续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使其成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2018年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强调了重点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2024年4月至7月,为深入学习贯彻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这一系列重要举措彰显了我们党在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的坚定态度,也展示了与时俱进的新的制度成果,有效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有力推动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精神支撑。
时代意义 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引领纠“四风”树新风并举是以严明纪律整饬作风、以优良作风服务工作大局的重要保证●置身于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要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把党性修养摆在突出位置,把担当作为扛在肩上,以正风肃纪反腐为重要抓手
党的二十大向全党发出伟大号召: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通观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一词出现40多次。那么,新征程上用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一定意义上讲,精神状态与作风品质是密切相关、内在统一的,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作风形态,展示什么样的作风素养就能引领什么样的精神境界。置身于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要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作风历来是引领党风和社会风气的重要风向标,是人民群众观察党风的重要窗口。在作风建设方面,领导干部带好头是无声的示范。在引领社会风尚上,各级领导干部要当好旗帜和标杆。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管好自身,还要管好家人亲戚、管好身边人身边事、管好主管分管领域风气,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和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坚持亲清政商关系、营造向上向善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带好头、尽好责。
把党性修养摆在突出位置。我们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有着共同理想信念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党之本,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本。“信念是本,作风是形,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则形必散。”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讲,能不能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党性修养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才能当先锋、树标杆、作示范。党员干部要以这次学习教育为契机,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进一步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督促自身不断在革故鼎新、守正创新中实现自我跨越。
把担当作为扛在肩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担当作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担负着推进改革的重要职责,更要把敢于担当作为记在心上、扛在肩上。全面从严治党和鼓励担当作为是内在统一的。无论是作风建设还是纪律建设最终都要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党的纪律既有教育约束功能,又有保障激励作用。因此,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也是内在统一的,不能将二者的关系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以严明纪律整饬作风,既明确了不能触碰的纪律底线和行为边界,又为党员干部干净干事、大胆干事提供了行动准绳。我们要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进一步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以正风肃纪反腐为重要抓手。必须坚持正风肃纪反腐一起抓,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以优良作风作引领,以严明纪律强保障,以反腐惩恶清障碍,不断丰富党的自我革命有效路径,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证和作风保障。
(作者系省委党校副校长、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大意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