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数日后,海源复材(维权)(002529)公告,公司控制权将发生变更。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3月30日晚间,海源复材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江西赛维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拟将其持有的上市公司3717.5万股股份转让给新余金紫欣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简称“新余金紫欣”),转让价格为每股9.42元,合计3.5亿元。若转让完成,新余金紫欣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刘洪超、丁立中、刘浩将成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公司股票将于3月31日(星期一)开市起复牌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新余金紫欣今年1月刚成立,其股东阵容实力雄厚,不仅有江西省新余市国资层面的股东,还有来自能源领域的产业资本。据悉,刘洪超、丁立中、刘浩三人控股的新能源公司曾积极备战IPO,这也为其入主海源复材后的资本运作打开想象空间。
新主:成立不久实力不凡
具体来看,新余金紫欣成立于今年1月23日,其股权结构为新余市高欣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江西省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共青城紫能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担任有限合伙人,出资比例分别为42.84%、28.56%、22.85%;滁州紫锳担任普通合伙人和执行事务合伙人,出资比例为 5.74%。实际控制人为刘洪超、丁立中、刘浩。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股权穿透后,新余市高欣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为新余市国资委,江西省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则有江西省财政厅、萍乡市国资委等股东背景。
滁州紫锳成立于2024年,是一家位于安徽滁州市的从事电力、热力生产及供应的企业。该公司股东为刘洪超、丁立中、刘浩,三人出资比例分别为33.34%、33.33%、33.33%;刘洪超担任总经理,丁立中担任执行董事,刘浩担任监事。三人于今年3月22日共同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为滁州紫锳的共同实际控制人,并通过滁州紫锳间接控制新余金紫欣,为新余金紫欣的共同实际控制人。
记者发现,刘洪超、丁立中、刘浩三人资产实力不凡。公开信息显示,刘洪超、丁立中、刘浩三人实际控制的紫光照明曾冲刺科创板IPO,拟募资4.56亿元。紫光照明的主营业务为工业照明设备和智能照明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提供工业照明领域的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等。2021年2月,公司IPO过会进入注册程序,然而未能闯过“注册关”,在2022年1月终止注册。
天眼查显示,2022年4月,刘洪超等三人迅速成立了紫创光科绿能(深圳)工程有限公司(简称“紫创光科”),该公司控股股东正是IPO失利的紫光照明。紫创光科则是一家从事工业企业节能产品开发与应用研究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行业包括石油石化、煤化、电力、冶金、铁路、公安、消防应急、船舶港口与大型设备制造等,共有三大基地,深圳总部基地,滁州、赣州两个生产基地。
紫创光科官网“发展历程”栏目显示,公司2023年开始创业板IPO上市辅导。
图片来源:紫创光科官网从紫光照明招股书中可获悉刘洪超等三人履历。具体来看,刘洪超,1974年4月生,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本科学历。1997年8月至1999年11月任新疆乌鲁木齐利农田利宝公司生产技术员;1999年11月至2007年2月任深圳市海洋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地区经理、办事处主任;2007年3月至2015年10月任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2015年11月至今任紫光照明董事长。
海源复材:业绩不佳或将“戴帽”此番新主若能顺利入主,或将为海源复材注入发展新动能。
海源复材是一家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复合材料轻量化制品、新型智能机械装备、光伏组件企业。近年来,海源复材业绩持续承压。今年1月21日,海源复材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净亏损1.3亿元至1.69亿元。公司此前已连续多年净利润亏损。2021年至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1.14亿元、-1.5亿元、-1.45亿元。
对此,海源复材表示,2024年,受行业内价格竞争激烈、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公司销售规模同比缩减,营业收入下滑明显,叠加部分产品销售价格承压,导致公司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公司初步测算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及信用减值损失金额约6300万元。
海源复材还表示,根据公司本次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值,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3.1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在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后,公司股票交易将可能被深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从产业协同性来看,海源复材的光伏业务、机械装备等业务与新主旗下紫创光科的部分业务具有一定协同性,这或许也是刘洪超、丁立中、刘浩三人看中海源复材的原因之一。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