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提升履职能力,呵护生态高地

   检察官为古树神母槐张贴“司法保护提示书”。

  在鲁中山区南部,坐落着美丽的博山区,这里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堪称淄博的“生态高地”和“后花园”。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检察院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依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成为守护生态环境的坚实力量。

  自2020年以来,该院共办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42件,经验做法获得当地党委政府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高度赞誉。

  打击非法采矿 修复生态伤痕

  2022年8月,一起性质恶劣的非法采矿案移送至博山区检察院。

  涉案公司法定代表人自2020年5月起,以修建防火路为幌子,在未取得任何开采资质手续的情况下,擅自非法开采博山区某镇山体上的建筑石料用灰岩,部分开采出的石料被用于销售,经专业部门认定,非法采矿量高达15824吨,涉案金额44万余元。这一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的规定,严重破坏矿产资源,更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难以估量的创伤。

  面对如此严重的生态破坏,该院在依法办理刑事案件的同时,聚焦生态环境修复这一难题,依法开展生态公益诉讼保护。由于案发现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且缺乏原景照片,给修复工作带来极大阻碍。承办检察官多次到周边居民家中走访调查,从居民的讲述中还原山体原貌。同时,积极与自然资源部门沟通协调,就生态修复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为确保生态修复工作科学、公正、有序开展,该院组织成立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第三方评估验收小组,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对生态修复工作进行实时监督和最终验收。最终,鉴定机构根据案发现场实际情况出具了生态修复方案。

  随后,该院组织召开公开听证会,听证会上,检察官详细介绍案件情况,出示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参会人员围绕生态修复方案展开了讨论,纷纷建言献策,最终各方对生态修复方案达成一致意见。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生态修复工程顺利完工并通过验收,满目疮痍的山体恢复了往日的勃勃生机。

  守护古树名木 传承历史记忆

  博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拥有众多树龄超过500年的古树名木,这些树木不仅是珍贵的森林资源,更是历史的无声见证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这些古树名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博山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在履职过程中发现,当地古树名木的保护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许多古树未公示保护标识,导致公众对其珍贵价值和保护意义缺乏了解;未划定明确的保护范围,周边的建筑施工和人类活动对古树的生长空间造成挤压;地面硬化、中空树洞堆放垃圾等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古树的生长,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博山区检察院决定开启地毯式摸底排查行动。检察官对每一棵古树进行实地勘验,仔细查看古树的生长状况,积极走访周边群众,了解古树周边的历史变迁和日常情况,同时查阅了大量的档案资料,从林业部门的记录到地方史志,努力掌握古树的详细信息和保护记录。

  掌握翔实情况后,该院迅速行动,组织该区自然资源局、市政园林环卫服务中心等部门召开公开听证会,各方代表就古树名木的保护职责归属、保护措施等问题展开讨论,共同为古树的保护出谋划策。

  在此基础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博山区检察院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明确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了整改建议。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迅速召开整改工作推进会,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各镇政府、林业部门积极落实保护管理主体责任,组织人员对古树周边的垃圾进行清理,拆除违规建筑,对地面硬化的区域进行改造。

  如今,当人们漫步博山山林,会惊喜地发现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它们正得到更好的呵护,继续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以劳代偿”创新生态守护模式

  家住博山区的陈某,自2021年初,在池上镇多处山间地头放置猎夹,肆意捕捉野生动物。截至案发,他共捕获野兔、獾、果子狸等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共计20只。这些野生动物的被捕,不仅导致它们个体生命的消逝,更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2023年12月,该案被移送至博山区检察院审查起诉。该院在依法追究陈某刑事责任的同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陈某对非法狩猎造成的国家野生动物资源损失承担侵权责任。

  办案过程中,检察官了解到陈某生活窘迫,无配偶和子女,经济条件困难,支付侵权赔偿费用能力有限。经与镇、村两委以及林业部门会商研判,综合考虑该区域护林员人手不足,而陈某对当地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较为熟悉等情况,于是在起诉时,建议法院采用“以劳代偿”方式判决陈某承担民事赔偿责任。2024年6月,法院依法判处陈某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二年,并采纳检察机关的建议,判处陈某以货币和劳务相结合形式承担赔偿责任。

  这一判决结果,让陈某看到了弥补自己过错的希望,也让他深刻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陈某不仅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还积极向周围的群众宣传环境保护知识,用自身经历向大家讲述非法狩猎的危害,告诫大家要爱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博山区检察院在生态环境保护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正如该院检察长王波所说:“我们将继续秉持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案件的司法理念,持续加大办案力度,积极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探索创新生态检察工作新机制,提升办案效率和精准度,为绘就博山更加美丽的生态新画卷贡献更多检察力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提升履职能力,呵护生态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