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大一结束选专业,大二结束选产业,大三结束选企业,大四结束选职业!上海电机学院引导学生入驻到企业里解决“真刀真枪”的问题

转自:上观新闻

3月29日,上海市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启动大会在上海电机学院临港校区召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电机学院5所试点高校发布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并与企业签约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正式启动实施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如何放大企业的声音?5所高校发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给出了答案。例如,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把原有的9个学科性工科学院实质性重组整合为5个技术学部,今后按企业岗位所需定向分班。学生入校经过一年的学习后进行专业分流,实现企业和学生的双向选择。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实施校内学习和企业带薪实习分班交替进阶式培养,实现岗位需求与专业课程、专业课程与职业能力、教学内容与应用场景、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的“四对接”。

上海电机学院院长龚思怡表示,学校创新成立了三个中心: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旨在构建产业需求闭环响应机制;产教协同育人中心将作为对接企业、政府、行业及科研院所的重要窗口;学业指导中心则为学生发展提供全方位咨询服务,这些举措将有力支撑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前不久,在上海电机学院举办的2025届毕业生春季校园招聘会上,来自高端装备、集成电路等先导产业领域里的100余家优质企业,纷纷找到了心仪的“未来员工”。不少企业表示,面对未来AI和机器人工业化的挑战,具备过硬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有一定实习经验,还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大学毕业生,已成为他们眼中的“香饽饽”。

活动现场

“企业眼中的‘香饽饽’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是因为这些毕业生具备职场‘即战力’。”龚思怡告诉记者,学校采用“宽口径培养、按需编班”的培养方式和“大一结束选专业,大二结束选产业,大三结束选企业,大四结束选职业”的培养路径。此外,学校已与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等几十家优质企业共建实验室和“现场工程师工作站”,这都将成为学校开展“四段式”集中实践教学的重要场域,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宿舍,尤其是走出校园,入驻到企业里去研究解决“真刀真枪”的问题,在“一线战场”里锤炼“货真价实”的实践能力,从而促进“毕业即就业”的无缝衔接,真正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与价值共生。

上海电机学院首届应用型学科专业设置委员会

强化“内功”,打造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师队伍,是应用型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的必要保障。“当前,我们的教师主要来自研究型高校,自身接受的教育也是偏理论的,以科研为导向的。现在,我们也要把老师送进企业‘修炼’,同时广开教师队伍建设通道,近三年里我们有30%的老师是直接从企业引进的——他们有长期的实践经验,注重研发,又崇尚高效的工作环境。”龚思怡告诉记者,校方也在创新人才的多元评价制度,创新设立了产业型教师的职称系列,这些老师不用专注写论文、申请课题,只要能直接服务企业的技术研发,取得成果后也能评上副教授和正教授。

图片由学校提供

关注请点文章主标题下“东方教育时报

或查找搜索公众账号

=== 从教育的视角看社会 | 从社会的视角看教育 ===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大一结束选专业,大二结束选产业,大三结束选企业,大四结束选职业!上海电机学院引导学生入驻到企业里解决“真刀真枪”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