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中国气象局在辽宁沈阳召开气象保障东北全面振兴工作推进会,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重要论述和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战略部署,加紧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气象保障能力提升规划(2025—2030年)》落地实施,在服务保障国家战略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东北气象新篇章。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出席会议并强调,要系统对接东北全面振兴气象需求,将气象保障工作主动融入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主战场,强化“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东北全面振兴中谱写气象新篇章。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祖强主持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协调发展司相关负责同志出席。
会议指出,保障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政治责任,是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东北气象新实践的历史机遇,是进一步强化支撑国家区域战略的创新实践,要找准使命和坐标,紧扣“三个高水平”和“三个高质效”,形成后发优势和赶超态势,走出一条东北气象改革创新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打造气象保障国家区域战略的新模式。
会议要求,准确把握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新形势新任务,增强对标需求的主动和自觉,顺势、借势发挥气象生产要素作用,发挥东北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优势,进一步深化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和全球服务;增强解决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统筹好提升服务能力与夯实基础能力的关系、推进现代化建设与健全体制机制的关系、补齐短板弱项与锻造长板优势的关系、利用外部资源与激发内生动力的关系,将解决问题的成效转化为推进发展的实效;增强跨越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把“大服务观”贯穿始终,打造粮食安全服务样板区、生态安全气象服务重点区、冰雪资源开发利用示范区、东北亚气象发展辐射区。
围绕奋力开创气象保障东北全面振兴新局面,会议提出四点要求。
一要强化科技赋能和创新驱动,释放气象保障东北全面振兴源动力。坚持守正创新,充分利用地方科教资源,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努力在金融气象、低空经济、能源保障等方面开辟新赛道。坚持人才聚能,力争在传统领域培养出更多有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人才,在新兴领域发掘更多复合型人才,形成突出业务贡献的科技人才评价新导向和注重协同融合的科技创新新生态。
二要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激发气象保障东北全面振兴新活力。要深耕体制机制改革,深挖发展潜能,以“数字化业务”为主线,加快新型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紧盯、盯紧松辽流域防洪安全,完善防灾减灾工作机制;以研究型业务为重点,推进核心业务技术突破和新兴技术融合;构建更加顺畅的信息流、技术流、资源流,将业务各环节“咬合式发展”理念贯穿东北气象高质量发展全过程。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强化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在东北亚的落地应用等战略性工作,积极对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探索边境地区防灾减灾业务联动机制,塑造东北亚气象开放合作新格局。
三要加强政策协同和资源统筹,汇集气象保障东北全面振兴凝聚力。强化“一盘棋”思想,处理好东北区域与全国融合发展的关系,将东北气象高质量发展融入全国大局;处理好与其他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推动南北互动、东西交融;处理好东北区域内部协同发展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强资源统筹,落实好进规划、立项目工作,探索向社会挖资源、找合作,形成多方赋能的良性循环。
四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切实增强气象保障东北全面振兴向心力。全力抓高质量党建,以“红色引擎”激发发展动能,通过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用心再塑东北气象文化,以价值核心引领发展方向,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昂扬斗志。
会议还对东北区域森林草原防灭火气象服务、汛期气象服务、科普宣传等工作进行部署。
会上,中国气象局计划财务司介绍《东北全面振兴气象保障能力提升规划(2025—2030年)》及后续落实情况;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汇报本地气象保障东北全面振兴工作情况及下一阶段思路举措。
中国气象局相关职能司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主要负责同志和相关人员在主会场参会。会议在相关地(市、州、盟)、县(区、旗)气象局设分会场。
(作者:张广梅 李月 张钰祺 责任编辑:郭曼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