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的啄木鸟,啄出风险之虫,守护财富之林。以敏锐之眼,甄别私募风险;以警惕之心,发出风险预警。让我们成为资本市场的忠诚卫士,为私募投资筑牢安全防线。”
01
监管“打假”
在3・15,这个特殊的日子,对商家而言,宛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内心的“预警值”直接拉满。可谁能想到,金融圈里不少机构也跟着“提心吊胆”。中基协也积极响应号召,喊出“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基金行业在行动”响亮口号,展现监管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的决心。然浙江证监局行动更是“给力”,直接“打假”了一家私募机构。
图片来源:证监会监管指出台州沃源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沃源私募)在开展私募基金业务中不仅存在提供、报送的实际控制人、总经理、合规风控负责人和基金投资经理等信息以及相关信息披露材料存在虚假记载。这不禁让人疑惑,为何要在这些关键信息上弄虚作假?
再者,该公司未谨慎勤勉履行管理人职责,部分私募基金产品的投资管理职责竟然委托给外部人员。这操作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自家的核心业务为何要轻易假手他人?是自身能力不足,还是背后另有隐情?另外,报送、披露的高级管理人员未在公司实际履职,这又算哪门子事?
02
几分真假
资料显示沃源私募2022年3月成功备案,8位持证成员,7只在管基金,管理规模0—5亿区间。这产品数量不算少,不知这其中又有几分真假。。。
有意思的是监管指出徐铭崎才是公司实际控股人,而这一信息此前并未公开披露。查询发现徐铭崎在沃源私募持证成员名单中,却在上报信息和高管列表中“隐身”,如此神秘操作,实在是耐人寻味!
图片来源:证监会图片来源:中基协金佩君作为面上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信息填报人共计持股99%,早年曾在台州思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台州思考投资)担任投资经理。值得注意的是沃源私募8名持证成员中,共有6名成员均是老同事了,早前都在台州思考投资任职过,莫非徐铭崎这是把之前团队的成员都带过来了?
图片来源:中基协一直以来,不论是监管层面还是工商披露方面,沃源私募看起来都做得“有模有样”,仿佛是一家合规运营的机构,如今监管却指出多处违规问题,不经想替投资者问一句还有什么是“真的”?
03
一次又一次
深入挖掘后发现,徐铭崎早年曾在思考投资旗下的几家私募担任要职,几家公司股权穿透后显示最终由浙江思考私募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浙江思考)100%控股。
图片来源:企查查浙江思考也是一家老牌私募,目前12位持证成员共同管理着一只产品,管理规模在0—5亿区间。2015年1月30日公司挂牌新三板,曾连续多年获得不少奖项。
2016年,浙江思考被发现存在公司关联交易未履行股东大会审议程序,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出现实际控制人资金占用情况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及时。监管部门果断对相关成员作出纪律处分并计入诚信档案,本以为这会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可事实并非如此。
图片来源:全国股转系统2017年,浙江思考又一次“犯错”,于2017年5月8日披露2017年第一季度报告时,未在该会计年度前三个月结束后的一个月内编制并披露,构成信息披露违规。
于是,监管部门对浙江思考及时任董事长岳志武、董事会秘书徐铭崎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监管措施。然而,这些似乎都没能让浙江思考“长记性”。到了2020年,浙江思考的胆子越来越大,这一次还将旗下台州思考投资同时带上了“违规的船”。
图片来源:全国股转系统2020年6月24日,浙江思考及其子公司台州思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配售对象思考20号A2-1大宗交易二级市场循环套利基金参与颖泰生物、艾融软件、球冠电缆、同享科技、佳先股份的询价,未按照主承销商要求向其提交任何审核资料,在自身不符合报价资格的情况下仍通过交易系统报价,且均报出0.01元/股的极端低价。
这一系列操作简直让人匪夷所思,如此儿戏般对待资本市场的规则,究竟是无知无畏,还是故意为之?
图片来源:全国股转系统如今,徐铭崎作为一家私募机构的老板还“遮遮掩掩”,不免更让人深思,同时也引发出不少疑问:投资者投入的资金是否安全?私募机构的诚信何在?面对这样的行为监管部门能否加大力度,彻查违规行为,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毕竟,投资者是金融市场的基石,基石不稳,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发展将从何谈起?
行家基募提醒:本文内容仅对合格投资人开放!
“资本市场的啄木鸟,啄出风险之虫,守护财富之林。以敏锐之眼,甄别私募风险;以警惕之心,发出风险预警。让我们成为资本市场的忠诚卫士,为私募投资筑牢安全防线。”
(转自:伟海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