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长城与黄河的 千年交响

转自:内蒙古日报

□蔺洁

  在探索中国历史文化的过程中,长城和黄河无疑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文化元素。由内蒙古出版集团远方出版社推出的“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社会科学普及专项‘重点项目’”“呼和浩特文史资料第二十三辑”《长城拥抱黄河》,将这两大文化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一个独特的文化视角阐释长城文化与黄河文化相融相通的内涵。

  本书的第一作者宋和平,出生在黄河岸边,是一位资深媒体人,对历史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多年的采访过程中,以媒体人的敏锐眼光,注意到长城与黄河在内蒙古多次相遇,并对这一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走访以及研究,终成此书。作者选取内蒙古作为叙事舞台,是因为长城文化和黄河文化在这里交汇,形成了厚重的历史沉淀和鲜活的地区文化。书中以长城和黄河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历史故事和文化现象,展示了内蒙古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

  本书用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叙述,揭示了长城与黄河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文化交流、民族交融上的突出作用。作者概括梳理了从战国赵长城、燕长城、秦长城一直到明长城各个历史阶段长城的发展变化,为读者勾勒出内蒙古长城分布的概况及特点。不仅阐述了长城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还探讨了长城对当地人民生活和文化交流、交融的深远影响。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描述,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长城的雄伟壮丽。此后,作者以“长城围着黄河转”“长城偏爱‘几字弯’”为题,引出黄河与长城产生的诸多交集。通过对黄河内蒙古段的叙述,展示了黄河在当地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影响,不仅生动地描绘了黄河的美丽和温婉,而且介绍了黄河岸边的民俗文化和商业发展,从而展示出黄河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书中不仅展示了长城和黄河的物质文化,还深入探讨了它们的精神文化内涵,长城不简单是冰冷的古迹,黄河也非单调的自然流体,它们是中华民族坚韧与智慧的化身,是文化融合与经济发展的舞台。

  老人们曾说,黄河澄清一次需要一个甲子,古籍中也有“黄河千年一清”之说。作者不仅关注到黄河与长城文化的交融,还将目光投向了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环境保护。“黄河变绿迎长城”不再是单一的环境改造,而是深层次的文化与生态的互动,是我们对历史遗产的珍视与未来环境的投资。作者从多个角度切入,展现内蒙古在黄河与长城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出的多方面的努力,以十年前与十年后做对比,为读者讲述“黄河澄清”背后的无限努力。

  书中不仅有对过去的追溯,更从现实出发,提出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历史资源促进当地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同时,引用诸多资料,让读者对长城文化与黄河文化的共同发展、相互影响有了另一个角度的理解。无论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读者,还是对内蒙古地区风土人情的探索者,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宝贵的启示和收获,为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素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长城与黄河的 千年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