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甲板清空,等你返航

转自:长安街知事

每年4月1日,国人总会反复呼唤一串数字:81192。

这是“海空卫士”王伟当年驾驶的战机编号,24年过去了,思念依然无尽,启迪依然深远。

(一)

2001年4月1日,美军一架EP-3侦察机擅闯我南海专属经济区上空,王伟驾驶编号81192的歼-8Ⅱ飞机紧急升空,对其进行跟踪监视、拦截驱离。过程中,美机突然转向,其机头和左翼与王伟驾驶的飞机相撞,致使我军机坠毁,王伟跳伞后不知所踪。十万军民搜寻14个昼夜,依然没能找到他,有人回忆,“那些天天天守着电视机,期待能有英雄的消息”。

王伟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3岁,成为海天之间永垂不朽的旗帜,中央军委追授王伟同志“海空卫士” 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

“我们也许不够强大,但我们绝不屈服。”面对强敌,王伟勇敢无畏、大义凛然,用生命向全世界宣示,中华民族不可侵犯,中国军人有誓死捍卫领土主权的血性胆气、爱国情怀。这也让国人更加懂得,在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和民族尊严面前,从来都没有“退一步海阔天空”。

怎么看王伟的牺牲?如知乎上的那句高赞回答:“翻一下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每当国家有难时,总会有人站出来挡在外敌面前,哪怕是实力悬殊毫无希望,也总会有人不惜生命拼死一搏。从短期结果上看,有成功有失败,然而从整个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就是靠着这种牺牲精神艰难地渡过一次次危机存续至今。”

(二)

“81192,81192,请返航……”

于今天的我们而言,这串数字是永不磨灭的编号,也是奋发图强的口号。

回看王伟牺牲的世纪之交,改革开放推动着一个大国奋起直追,但我们的综合国力仍谈不上强大,时而招致一些霸权国家的挑衅与霸凌。

1993年7月,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的货轮“银河号”,被美国以怀疑运输化学武器为由,逼停于印度洋上三周之久,对方强行在第三国港口检查。即便检查一无所获,美方仍态度蛮横拒绝道歉。当时全权处理银河号事件的沙祖康大使备受美方压力,十几年后他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对当时的情况仍然连说了17个“窝囊”。

1999年5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中国驻前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20多名使馆人员受伤,48岁的新华社记者邵云环、31岁的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他28岁的妻子朱颖牺牲。在中国政府严正交涉和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下,美国政府最终做出公开正式道歉并赔偿,但仍然坚持“误炸”的说法。

这样的背景下,“81192”用生命划过的弧线,带给世人的震撼,不亚于北约野蛮轰炸时的那声巨响。这悲壮一幕,时刻都在提醒我们要努力向前奔跑,缩小与某些强国之间的差距,因为实力才是他们能听懂的语言。

(三)

在军校学习时,王伟曾听外国军事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尊重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地面上的能力,不过在天空和海洋上得我们说了算。”

可中国人从来不信这样的“定义”。王伟刻苦训练、斗风战雨,同一批飞行员中,他驾驶最先进的国产歼击机第一个飞满一千小时,成为能飞四种气象的“全天候”一级飞行员,在同龄飞行员中,他战斗起飞的次数最多,执行重大任务的次数最多。

当年,战友们在整理王伟遗物时,发现了一张他亲手绘制的名为《夙愿》的油画。画面里,一名飞行员正驾驶舰载机,从航母上起飞。如今,王伟梦想中的画面已成现实: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游弋大洋,歼-10、歼-15、歼-20、歼-35A等接替“81192”腾空而起,守卫着祖国的碧海蓝天。

(四)

和平不是英雄的退场,而是英雄的新生。”

承平日久,更不能忘却和平来之不易。有年轻人在给王伟的信中这样写道: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关于国家耻辱的记忆,我感受到的是祖国的强大、安宁、富足。在知道您的故事后,我才明白,原来那些习以为常的和平与安逸,有过这样悲壮的背景。

放眼今日世界,霸权主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依旧强大,我们所面临的或明或暗的挑战并不比过去少,依然呼唤“为有牺牲多壮志”的英雄精神,“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人物。

呼叫“81192”,也是一堂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是一次荡气回肠的精神洗礼,更是对一代代人赓续不畏强暴的民族血性的召唤。

对先烈最好的纪念,就是奋斗。

“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在追思中感受力量,在征途中绘就未来,愿碧海蓝天安宁无恙,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告慰先行者,激励后来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央视新闻,东部战区微信公众号。

撰文:晁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甲板清空,等你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