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原证券研究所)
投资要点:
电气设备3月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截至3月28日收盘,电气设备指数当月上涨0.86%,跑赢沪深300指数(0.65%)0.21个百分点。与中信一级行业相比,电气设备指数涨跌幅位列第18位。
制造业PMI重回景气区间。2025年2月制造业PMI为50.2%,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新订单指数为51.1%,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2月份,春节假日结束首月,工业生产处于淡季,部分国际大宗商品波动影响下,全国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2.2%,降幅略有收窄。
有色金属价格上行带动成本提升。2025年3月,成本端硅钢价格与上月持平,铜、银价格涨幅明显。截至2025年3月28日,冷轧取向硅钢价格为15950元/吨,环比持平;上期所铜主力合约较上月上涨4.70%;上期所白银主力合约环比上涨8.39%。
电气设备板块估值有所修复。截至2025年3月28日,电气设备板块的PE(TTM)为35.27倍,较上月末增长0.61%;PB(LF)估值2.82倍,较上月增长0.59%,估值处于历史中位数附近。
维持“同步大市”的投资评级。由于具身智能热度有所消退,电气设备行业中的电机/电力电子及自动化板块本月出现了不同程度回落,输变电板块及配电板块重回强势地位。宏观方面,受春节后生产恢复及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影响,制造业PMI回升至50.2%,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需求端,在AI、大数据、云计算、5G等快速发展带动下,全国互联网相关服务用电量增长明显,叠加2025年国内电网建设进入周期性加速阶段,电气设备需求预计保持持续上升。成本端,受国际局势影响,有色金属价格出现较大波动,企业制造成本上升。目前,电气设备板块的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中位数附近。电气设备板块的估值修复动力主要源于以下两方面:其一,尽管具身智能概念热度阶段性降温导致电机/电力电子及自动化板块短期回调,但机器人及智能设备产业的长期技术迭代仍将支撑该领域需求韧性;其二,在电网建设周期性加速的驱动下,输变电设备与配电设备的核心增长逻辑持续强化,叠加AI算力扩容带动的电源侧升级需求,为板块估值中枢上移提供基本面支撑。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电网投资下滑;出口不及预期;产业链价格波动风险。
报告正文
1. 行情回顾
电气设备3月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截至3月28日收盘,电气设备指数当月上涨0.86%,跑赢沪深300指数(0.65%)0.21个百分点。与中信一级行业相比,电气设备指数涨跌幅位列第18位。
电气设备下的四个子行业中,电机、电力电子及自动化板块出现下跌,输变电设备和配电设备板块表现为上涨。涨跌幅由高到低依次为:输变电设备(3.61%)、配电设备(2.94%)、电力电子及自动化(-1.42%)、电机(-2.54%)。
3月电气设备个股涨多跌少。截至2025年3月28日,电器设备板块中102只股票上涨,74只股票下跌。涨幅前五的公司分别为晨光电缆(42.38%),太阳电缆(32.05%),赛摩智能(27.79%),球冠电缆(21.05%),微光股份(19.03%);跌幅前五的公司分别为申昊科技(-24.07%),长园集团(-20.00%),新宏泰(-16.80%),新亚电缆(-15.45%),中恒电气(-15.27%)。
2. 宏观经济概况
2025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9%。从环比看,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51%。分三大门类看,1-2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制造业增长6.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
2025年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2619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比2024年全年加快0.9个百分点。从环比看,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4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962亿元,同比增长12.2%;第二产业投资17061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投资34596亿元,增长0.7%。
2025年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制造业PMI的分类指标中,生产指数为52.5%,比上月上升2.7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春节后生产活动较快恢复;新订单指数为51.1%,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景气水平回升;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0%,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降幅有所扩大。2月份,春节假日结束首月,工业生产处于淡季,部分国际大宗商品波动影响下,全国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2.2%,降幅略有收窄。
3. 电气设备
3.1. 电力运行情况
电力消费增速偏低。2025年1-2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55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2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第二产业用电量96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用电量29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7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1%。
电力生产增速稳定。2025年1-2月,规上工业发电量1492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3%;日均发电25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4%。分类型看,规上工业风电增速加快,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增速放缓,火电降幅扩大。其中,规上工业火电同比下降5.8%,降幅比上年12月份扩大3.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水电增长4.5%,增速放缓1.0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核电增长7.7%,增速放缓3.7个百分点;规上工业风电增长10.4%,增速加快3.8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太阳能发电增长27.4%,增速放缓1.1个百分点。
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9.3亿千瓦,同比增长42.9%;风电装机容量5.3亿千瓦,同比增长17.6%。从结构上看,太阳能发电、风电占比小幅增加,火电、水电、核电占比略有下降。其中火电占比42.56%,较2024年底下降0.58%,太阳能发电占比27.22%%,较2024年底上升0.74%。
2025年1-2月,全国累计新增220千伏以上线路长度3882.75千米,累计同比增长15.83%。2025年1-2月,全国累计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3326.00万千伏安,累计同比增长,38.24%。
2025年1-2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505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61小时;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753亿元,同比增长0.2%;电网工程完成投资436亿元,同比增长33.5%。
3.2. 产业链情况
2025年3月,成本端硅钢价格与上月持平,铜、银价格涨幅明显,变压器制造主要原材料成本持续上升。截至2025年3月28日,冷轧取向硅钢(0.23*910-1000*C:23RK085)价格为15950元/吨,环比持平;上期所铜主力合约收盘价为80450元/吨,较上月上涨4.70%;上期所铝主力合约收盘价为20580元/吨,环比下跌0.30%;上期所白银主力合约收盘价为8512元/千克,环比上涨8.39%。
2024年12月,发电设备当月产量为4225.87万千瓦,同比上涨17.9%。2024年12月,变压器产量1.25亿千伏安,同比回落56.18%;电力电缆产量1563.8万千米,同比增长61.32%;电力电容器产量2778.5万千乏,同比增长33.93%;高压开关设备(11万伏以上)、互感器同比分别上涨68.57%和21.74%。
2025年1-2月,变压器出口金额为12.07亿美元,同比增长45.60%;电线电缆出口金额为41.81亿美元,同比增长9.45%;高压开关及控制装置出口金额为7.25亿美元,同比增长18.46%;低压开关及控制装置出口金额为51.59亿美元,同比增长3.18%。
3.3. 电网3月招标情况
截至3月28日,3月份国家电网公司进行了2次招标,为配网物资和华北区域10kV柱上变压器台成套设备,其它招标项目为国网旗下电网公司独自进行的招标活动,涉及变配电设备以及二次设备。
截至3月28日,南方电网公司所有招标项目中,南方电网进行了主网一次设备和信息化项目招标,南网超高压公司进行了两次物资招标和一次框架协议招标。其余招标项目主要来自各省网公司,涉及配网及二次设备。
4. 河南地区情况
2025年2月,河南全省发电量300.6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11%。其中水电12.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02%;火电214.0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22%;风电40.1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1.25%;太阳能33.5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91.79%。
截至2025年2月底,全省装机容量15121万千瓦,同比装机增加995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563万千瓦,占比3.7%;火电装机7424万千瓦,占比49.1%;风电装机2420万千瓦,占比16%;太阳能装机4514万千瓦,占比29.9%;储能装机200万千瓦,占比1.3%。
2025年2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337.9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8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用电量6.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63%;第二产业完成用电量171.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6%;第三产业完成用电量73.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7%。
5. 行业动态
3月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2025年能源行业标准计划立项指南》。明确了2025年能源行业标准立项的重点方向和工作要求,涵盖电力、核电、煤炭、油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8大领域,共26个专业方向的168个重点方向。该指南旨在通过完善能源行业标准体系,支撑能源高质量发展,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和新兴技术发展,优先建立健全新兴领域标准,同步升级传统领域标准,确保能源安全和产业竞争力提升。(来源:国家能源局)
3月1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报告总结了2024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包括经济增长、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方面的进展,并提出了2025年的主要发展目标,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报告强调通过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推动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优化市场机制,提升能源安全和经济竞争力,为实现“双碳”目标和能源结构优化提供支撑。(来源:国家发改委)
3月1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组织实施好“千家万户沐光行动”的通知。各地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组织实施中,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折不扣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营造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不得指定经营主体,不得强制要求配套产业,不得以特许经营等方式搞垄断开发,不得侵害农户利益,促进分布式光伏健康有序发展。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会同地方能源主管部门和电网企业加强对“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实施情况的监管,及时受理相关投诉和反映,有效维护各方合法权益。(来源:国家能源局)
3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了稳定绿证市场供给、激发绿证消费需求、完善绿证交易机制、拓展绿证应用场景、推动绿证应用走出去等具体要求。在提出2027年、2030年绿证市场建设目标基础上,从市场供给、消费需求、交易机制、应用场景、绿证走出去等方面提出十七条可操作可落地的具体措施。(来源:国家发改委)
3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中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百问百答(2025年版)》。文件解答了绿证的概念、意义、作用、制度特点等问题。向全社会更好普及绿证绿电基础知识,宣贯行业相关政策,满足用户绿证绿电需求,切实保障用户合法权益。(来源:国家能源局)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仅覆盖了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00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50亿吨。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是碳排放大户,年排放约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0%以上。此次扩围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预计新增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将达到60%以上,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扩大到二氧化碳、四氟化碳和六氟化二碳三类。(来源:生态环境部)
3月26日,河南省发改委和河南省财政厅发布了《河南省2025年加力扩围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支持重点地方新能源重型卡车更新替代。统筹现有资金渠道,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郑州城市群范围内,支持重型卡车(吨位31吨以上、系统功率≥120千瓦)氢燃料电池替代,在现行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每辆车增加不超过15万元的补助;支持在自卸、搅拌、牵引、市政环卫等重点行业领域替代一批老旧柴油、燃油商用车,更新使用纯电动重型卡车。(来源:河南省发改委、河南省财政厅)
本月公司重点公告
6. 投资评级
截至2025年3月28日,电气设备板块的PE(TTM)为35.27倍,较上月末增长0.61%,处于历史中位数位置附近;PB(LF)估值2.82倍,较上月增长0.59%,处于历史44.66%分位,估值略低于历史中位数。
由于具身智能热度有所消退,电气设备行业中的电机/电力电子及自动化板块本月出现了不同程度回落,输变电板块及配电板块重回强势地位。宏观方面,受春节后生产恢复及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影响,制造业PMI回升至50.2%,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需求端,在AI、大数据、云计算、5G等快速发展带动下,全国互联网相关服务用电量增长明显,叠加2025年国内电网建设进入周期性加速阶段,电气设备需求预计保持持续上升。成本端,受国际局势影响,有色金属价格出现较大波动,企业制造成本上升。目前,电气设备板块的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中位数附近。电气设备板块的估值修复动力主要源于以下两方面:其一,尽管具身智能概念热度阶段性降温导致电机/电力电子及自动化板块短期回调,但机器人及智能设备产业的长期技术迭代仍将支撑该领域需求韧性;其二,在电网建设周期性加速的驱动下,输变电设备与配电设备的核心增长逻辑持续强化,叠加AI算力扩容带动的电源侧升级需求,为板块估值中枢上移提供基本面支撑。
7. 风险提示
1)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2) 电网投资下滑;
3) 出口不及预期;
4) 产业链价格波动风险。
证券分析师承诺: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分析师执业资格,本人任职符合监管机构相关合规要求。本人基于认真审慎的职业态度、专业严谨的研究方法与分析逻辑,独立、客观的制作本报告。本报告准确的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对报告内容和观点负责,保证报告信息来源合法合规。
重要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