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九江银行发布2024年度业绩,营业收入103.88亿元,同比增长0.29%;归属于股东年内净利润7.44亿元,同比增长2.87%;基本每股盈利0.14元,拟派末期股息每10股0.57元。该行资产总额为5164.59亿元,其中客户贷款及垫款净额3119.48亿元,不良贷款率2.19%,拨备覆盖率154.25%,风险相对可控。
图片来源@九江银行报告期内,九江银行实现利息收入人民币192.12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3.62亿元,降幅1.8%,实现利息净收入人民币91.71亿元,同比增加8.82亿元,增幅10.6%,利息收入的减少主要是由于生息资产平均资产收益率下降,部分被平均余额的增长所抵销。报告期内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增加主要是由于随着业务发展,九江银行贷款规模增长,平均资产收益率下降主要是由于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宏观市场利率水平下行,客户贷款及垫款和金融投资业务收益率下降。
截至2024年年末,九江银行客户存款3633.5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0.14%,其中公司活期存款876.2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4.17%,公司定期存款619.6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91%,个人活期存款253.89亿元,较上年末几乎持平,个人定期存款1549.2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5%,可见定期化趋势。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九江银行公司存款的平均付息率1.65%,较2023年末下降18.72%,其中公司活期存款的平均付息率1.15%,较2023年末下降30.72%,公司定期存款的平均付息率2.46%,较2023年末下降20.65%;个人存款的平均付息率2.64%,较2023年末下降15.92%,其中个人活期存款的平均付息率0.18%,较2023年末下降56%,个人定期存款的平均付息率3.04%,较2023年末下降16.94%,尽管除了个人活期外,其余均下降了0.5至0.6个百分点,但个人定期存款的下降幅度最小,且仍保持在3%以上,个人定期存款的大幅增长也是情理之中。
图片来源@九江银行报告期内,九江银行金融投资利息收入为人民币40.68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7.11亿元,降幅14.9%,主要是由于银行实施稳健的金融投资策略,压降非标准化投资,适当增加政府债券等低风险投资,金融投资平均余额及利息收益率有所下降,利息收入相应减少,并且信托等非标准化投资也相应减少;客户存款利息支出为人民币78.04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13.59亿元,降幅14.8%,主要是由于客户存款平均付息率下降,部分被客户存款的平均余额增长所抵消,客户存款平均付息率下降主要是由于银行结合同业市场情况,对存款挂牌利率及存款产品利率进行了下调,客户存款平均余额上升主要是由于存款业务规模的整体增长;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为人民币3.81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0.23亿元,增幅6.4%,主要是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平均余额增加及平均资产收益率的上升所致;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为人民币3.90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0.43亿元,降幅9.9%,主要是银行存放央行备付金平均余额减少所致;利息支出为人民币100.41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12.44亿元,降幅11.0%,主要是由于客户存款平均付息率下降导致客户存款利息支出减少。
图片来源@九江银行截至2024年年末,九江银行客户贷款及垫款的利息收入为人民币143.29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3.68亿元,增幅2.6%,其中公司贷款及垫款平均余额1908.43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14.95%,平均收益率5.01%,较2023年末减少2.91%,零售贷款及垫款平均余额897.77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4.29%,平均收益率4.9%,较2023年末减少5.22%,尽管零售贷款利率下降更明显,但零售贷款减少而公司贷款增加,表现出企业对未来信心更足,这和大多数银行表现一致。
零售贷款业务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294.7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0.01%,个人经营贷351.40亿元,较上年末减少7.11%,个人消费贷188.5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1.39%,信用卡59.2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3%,可以看出住房贷款和消费贷的下跌明显,消费贷下跌而信用卡业务小增,这和大多数银行的表现相悖,主要原因是九江银行消费贷利率高于同业。
图片来源@九江银行截至2024年年末,九江银行正常类及关注类贷款总额人民币3,138.23亿元,占比97.81%;不良贷款总额为人民币70.12亿元,不良贷款率2.19%,较2023年增加0.1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及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17%、11.97%及9.44%,拨备覆盖率154.25%,整体看来风险保持稳定可控范围内。
对于大模型和金融科技发展,九江银行表示,自2023年开始布局AI大模型生态建设,以国内开源大模型为底座,结合前沿技术框架构建了全栈自主创新技术平台「九银大脑」,平台共学习2.3万条FAQ,1,300余篇文档,构建了高质量知识库,用户数突破6,500人,在全行得到广泛应用,共落地30余个业务场景,进一步驱动产品服务、市场营销、风险防控、运营管理等各业务领域智能化变革。2024年完成「金融云」建设,增强了银行基础资源的弹性拓展能力,提升了灵活支撑业务需求的能力。(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李婧滢,编辑|刘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