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大熊猫“福宝”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复展。 戴竺芯 摄
2024年12月12日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拍摄的大熊猫“星秋”。 图据新华社客户端
1月24日,大熊猫“青宝”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史密森学会国家动物园吃苹果。 图据新华社客户端
吃竹笋的“福宝”萌态十足。戴竺芯 摄人们喜欢大熊猫,主要是因为它们具有黑白相间的特殊外表,有着可爱的外形,行为举止憨态可掬。大熊猫走起路来通常是慢悠悠的,一点也不急躁,看上去比较温顺、温和,它们喜欢吃竹子,喜欢爬树,喜欢打滚,萌萌的样子治愈人心。
还有一方面,大熊猫通常看起来都是圆滚滚的、胖胖的,萌态十足。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大熊猫都是标准化、理想化的体型。大家在各地动物园看到的大熊猫,有的也会和理想中的大熊猫外貌有些差距,有的看起来胖乎乎,有的看起来就要瘦一些。
你知道大熊猫的体重一般是多重吗?有些看起来瘦了的大熊猫其实并不瘦,这是为什么呢?
1
看起来变瘦可能是大熊猫换毛了
成年大熊猫的体型较大,头圆圆的、尾巴比较短。野生大熊猫的体重为60至73千克;人工饲养的大熊猫体重为80至125千克,最重的达 180 千克。人工饲养的大熊猫略重,一般雄性个体稍微大于雌性个体。大熊猫肩高65至75厘米,臀高64至65厘米,体长一般在120至180厘米。
其实,很多时候,个别大熊猫看起来比较“瘦”,差异实际是在毛发上。大熊猫的毛发分为两种,最里面的一层是绒毛,起到保温的作用。因为野生大熊猫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属于比较寒冷的地方,绒毛可以起到保暖作用。大熊猫外面一层黑白色的毛发是刚毛,大概长3至4厘米,这一层毛发比较粗、比较硬。如果这层毛长得很好,毛发蓬蓬松松,大熊猫看起来就是“胖胖的”。
任何动物都会有季节性的换毛,尤其是春天或者春末夏初。这个时期通常是大熊猫换毛的季节,当然秋冬也会出现换毛的情况。在春末夏初,大熊猫换的是外面那一层刚毛。因为没有了这层蓬蓬松松的刚毛包裹,大熊猫就容易显“小”或者“瘦”了一圈。
2
大熊猫“忽胖忽瘦”很可能是视觉差异
大熊猫刚毛掉落后,体表的毛发量看起来比较稀疏,再加上它们经常在户外玩耍,遇到雨水或泥巴这些因素的影响,本就不多的毛就更贴身,这会让平时看起来很“蓬松”的大熊猫,从视觉上就显得“瘦”了很多,而实际上大熊猫的体型以及体重并没有什么变化。所以说,同一只大熊猫有时候看起来“胖了”,有时候看起来“瘦了”,很可能是视觉差异导致的“误会”。
除了视觉差异以外,拍摄角度也是一个非常影响大熊猫“颜值”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拍摄者,使用不同的拍摄设备、拍摄手法和拍摄角度拍摄同一只大熊猫,会呈现不同的形态。因此在现实中看到的大熊猫,可能和在照片、视频上看到的大熊猫有些不同,这也是视觉差异造成的。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
综合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