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外卖小哥扫码进小区 这个办法值得推广

先来看新闻:在南京市玄武区红山街道一家小区门口,外卖小哥尹同虎用手机扫描了大门上的二维码,屏幕跳出一行字“订单配送中,请通行”。从扫码到进门,整个过程不过五秒。

这个二维码有一个雅号“宁新码”。它是南京在全国首创的数字化治理方案的产物——通过打通外卖平台、物业系统与政务数据,让符合条件的配送人员“一扫通行”。

门难进、楼难找曾是许多外卖骑手的日常困扰。面对超时压力,如何在物业安全管理与外卖即时配送之间寻求平衡?这道看似简单的选择题,正考验着基层治理的智慧。去年夏天,一则“骑手闯岗进小区送餐被保安锁脚”的新闻就引发网友热议。原因是外卖骑手因送餐赶时间,进入小区时未登记扫码,在被保安劝阻后仍闯岗进入,便被保安用安保器材“锁”住了脚。

其实,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亲身体会到的,还是在相关报道中,我们经常发现,外卖骑手与小区保安之间的摩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那么,“小区进门难”的问题难道只有“完全开放”和“严格禁止”两种选择吗?现在南京给出了第三种选择。毕竟,安全的生活环境很重要,对生活的享受也很重要。对此有评论就指出:南京的“精明”之处,在于跳出“堵与放”的二元对立,用技术重构规则——骑手能否进门,不再依赖保安的主观判断,而是由系统实时验证订单、定位、资质等数据,自动“亮绿灯”或“亮红灯”。这一招“数据跑腿替代人力较劲”,既守住了安全底线,又提高了服务效率,让各方从“相互拉扯”变为“共享便利”。

的确,“小区进门难”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是如何理顺小区安保与外卖送达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关乎百姓生活的民生事。如何让外卖小哥在城市工作、生活得更有尊严?如何让他们感觉同样是城市的一员而不是被拦截的“外来客”?用“宁新码”治理智慧传递开城市对外卖小哥的接纳与关怀。

近年来,不少地方开始探索建设“骑手友好社区”“骑手友好校园”,助力畅通外卖骑手送餐之路。有些地方还积极引导外卖小哥深层次地参与基层治理、成为街头巷尾流动的正能量。在浙江宁波北仑区,当地政府根据快递小哥、外卖小哥走街串巷,网点遍布网格,片区熟、人头清的优势,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他们化身街头“移动探头”,在路上,发现安全隐患随手拍下上报,取餐过程中,发现楼道里有堆积物随手拍下上报……不断提升他们的社会归属感与认同感,实现“双向互动、共赢发展”的新渠道。

这些,不仅仅是技术与理念的创新,更是治理哲学的升级。冰冷的科技长出温暖的手,既推开了封闭的铁门,也叩开人们的心门。让骑手送餐更顺利、物业安保更省心、居民取物更安心,我们常常说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所谓精细化其实就体现在这些细节里。

小马飞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外卖小哥扫码进小区 这个办法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