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云柯
2025年,通州区“两区”建设以开局即冲刺、起步即发力的强劲态势,迅速按下“快进键”。1至2月,通州区“两区”项目库新增入库项目121个,其中,外资项目51个,落地外资项目数23个,均居全市第1名,展现出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活力和强劲动力。
一季度全区外资增速明显
通州区作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承载地,一直以来,全区着力提升国际化招商水平,设立国际招商联络机构,应用招商项目数字化管理系统“经济大脑”智招平台,积极开展外资企业洽谈等活动,形成“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招商机制。
通州区“两区”办专职副主任任艳霞介绍,今年前两个月,全区外资增速最为显著,不仅新增外资入库项目创下新高,全区还实现新设外资企业38家,较去年同期增长1.7倍,外资吸引力显著提升。其中,北京自贸试验区通州组团新设外资企业8家。
这些新设外资企业包括阿夸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五垛信扬(北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格拉普(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麓可展览设计有限公司等,涉及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批发与零售、文化体育娱乐等众多领域,为副中心对外开放、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走出去”推动资源高效对接
近年来,通州区主动“走出去”,先后赴大湾区、长三角、成渝等重点区域举办专场推介会,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同时,举办世界五百强企业、香港中华总商会、在京国际商协会、全国行业协会走进副中心等活动,搭建多层次合作平台,吸引超百家头部企业及机构参与,推动资源高效对接。
2024年,通州“两区”项目库新增入库项目889个,其中,新增入库外资项目数192个,较上年增长810%;落地项目数588个,其中,落地外资项目数80个,较上年增长570%。促成三峡科技北京储能科技分公司、国投种业、国合新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通绿源、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北京国际贸易通州分公司等央国企及子公司注册落地,拓华生物、骞策资本、快乐车行等重点企业落户副中心。
2024年,全区新设外资企业194家,同比增长90.2%;实际使用外资2.7亿美元,同比增长36.3%。促成渤海租赁(北京)有限公司、新工(中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新源劲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德威斯特(北京)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万物跳跃科技有限公司等自贸试验区重点企业入资。
今年形成10个标志性项目
任艳霞告诉记者,接下来,通州“两区”建设将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推动更大力度先行先试。全区将探索首创性、集成式制度创新,着力提升重点园区建设质效,加速产业创新要素集聚,力争2025年北京自贸试验区通州组团实际使用外资达到1.2亿美元、进出口额54.9亿元,形成不少于10个标志性项目。
副中心还将紧抓市级赋予的ESG创新发展试点机遇,强化ESG信息披露、加强ESG生态体系建设、丰富和深化ESG实践、打造城市副中心ESG示范试点,探索构建具有城市副中心特色的ESG创新发展体系与产业生态高地,进一步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