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星
每年4月1日,国人总会反复呼唤一串数字:81192。这是“海空卫士”王伟当年驾驶的战机编号,24年过去了,思念依然无尽,启迪依然深远。
怎么看王伟的牺牲?如问答平台上的那句高赞回答:“翻一下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每当国家有难时,总会有人站出来挡在外敌面前,哪怕是实力悬殊毫无希望,也总会有人不惜生命拼死一搏。从短期结果上看,有成功有失败,然而从整个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就是靠着这种牺牲精神艰难地度过一次次危机存续至今。”
回看王伟牺牲的世纪之交,改革开放推动着中国奋起直追,但我们的综合国力仍谈不上强大,时而招致霸权国家的挑衅与霸凌。1993年7月,中国货轮“银河号”,被美国以怀疑运输化学武器为由逼停于印度洋,对方强行检查后一无所获,却仍态度蛮横拒绝道歉。1999年5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20多名使馆人员受伤,3名记者牺牲,美国政府最终公开正式道歉并赔偿,但仍然坚持“误炸”的说法。这样的背景下,“81192”用生命定格的悲壮一幕,带给国人极大震撼,更时刻提醒我们要努力向前奔跑,因为实力才是霸权国家唯一听得懂的语言。
“81192,81192,请返航……”于今天的我们而言,这串数字是永不磨灭的编号,也是奋发图强的号角。王伟生前曾听外国军事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尊重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地面上的能力,不过在天空和海洋上得我们说了算。”但中国人从来不信这样的“定义”。当年,战友们在整理王伟遗物时,发现了一张他亲手绘制的名为《夙愿》的油画。画面里,一名飞行员正驾驶舰载机,从航母上起飞。如今,夙愿已成现实: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游弋大洋,歼-10、歼-15、歼-20、歼-35A等接替“81192”腾空而起。
“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承平日久,更不能忘却和平来之不易。有年轻人在给王伟的信中这样写道: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关于国家耻辱的记忆,我感受到的是祖国的强大、安宁、富足。在知道您的故事后,我才明白,原来那些习以为常的和平与安逸,有过这样悲壮的背景。放眼今日世界,霸权主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依旧横行,我们面临的或明或暗的挑战并不比过去少,依然呼唤“为有牺牲多壮志”的英雄精神、“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人物。呼叫“81192”,是一堂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是一次荡气回肠的精神洗礼,更是对一代代人赓续不畏强暴的民族血性的召唤。
对先烈最好的纪念,就是奋斗。在追思中感受力量,在征途中绘就未来,愿碧海蓝天安宁无恙,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告慰先行者,激励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