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早安·成语咸阳 | 判若鸿沟

转自:咸阳发布

成语咸阳

鸿

【释义】

判:区别。鸿沟:战国时的运河,秦末楚汉相争时期曾以鸿沟作为两军对峙的临时分界,东面是楚,西面是汉。《成语大词典》释曰:“后用以比喻事物的界线。形容界限分明。”

【出处】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典故】

鸿沟是中国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运河,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魏惠王六年(公元前364),魏国迁都大梁(今开封)后,为了改善大梁周边黄淮互不通航的窘境,利用了今荥阳和开封之间既有的河道,凿通黄河与大梁之间的运河,同时又通过开凿十字沟,沟通了黄河、济水、泗水、淮水等河流,在黄淮之间形成了庞大的鸿沟水系,现存的鸿沟称为“广武涧”。

公元前203年冬开始,刘邦、项羽连番征战。当时,汉王刘邦有萧何从关中调来人马,韩信带着军队前来救援,兵力强盛,驻扎在广武,采取以攻为守的办法对项羽形成威逼之势。项羽害怕了,就跟汉王约定,平分天下,鸿沟以西的地方划归汉,鸿沟以东的地方划归楚。双方约好,项羽罢兵退回东方,刘邦也想率军西回关中。但张良、陈平献计,乘楚军兵疲粮尽,索性消灭了他。于是进兵追赶项羽,调韩信、彭越会合,派黥布、刘贾进入楚地,与齐、梁诸侯的军队会合,围攻寿春,对项羽形成包围之势。汉五年(前202),高祖和诸侯军共同进攻,与项羽决战于垓下,使项羽陷入四面楚歌之中,在乌江自杀。

来源:《成语话咸阳》

编辑:鲁晴

审核:闫莉  签发:王鹏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早安·成语咸阳 | 判若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