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快评|南京打造多维调控新样本,升级“以旧换新”激活改善需求

南京“房七条”通过需求端纾困、供给端提质、流通端增效的协同发力,构建了覆盖“青年安居-家庭互助-存量盘活-品质升级-激活需求”的全链条政策体系。

  文 / 马千里

3月31日,南京发布“房七条”新政,涵盖取消限售、以旧换新、支持青年群体购房、房票安置等七个方面,新政精准聚焦住房消费全链条,通过政策组合拳构建多维支持体系。其中,搭配限售政策的全面取消,升级版的"以旧换新"政策尤为亮眼,将重塑改善型购房的市场逻辑。

具体来看,本次南京稳市场新政主要有以下五大亮点:

0

1

政策加码稳市场,把握复苏窗口期

2024年末以来,南京房地产市场表现企稳向好,其中新房价格指数环比涨幅已连续三个月领跑70大中城市,新房成交套数同比增长40%,消化周期也回落至18个月以内。值此市场筑底回升之际,南京于2025年一季度末推出"房七条"新政,旨在巩固止跌回稳势头,通过激活置换需求、优化供给结构,加速建立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0

2

南京“房七条”多维并举打响2025年一二线“多管齐下”第一枪

2025年以来,各地加速推进房地产稳市场政策。据笔者监测,南京此次单次出台多条稳市场新政,在一二线城市中为2025年首次。观察同期政策发布规律,此类多维政策集中发布,要么是省级主管部门发布总体要求,如海南省住建工作10要点;要么是三四线城市多举措并举,如威海促消费16条、金华多维新政等。相比之下,一二线城市的政策调整更多采取渐进式推进策略,例如北京自2025年以来已累计发布6次稳市场新政,通过分阶段推进以旧换新,优化人才落户制度、推进"好房子"标准建设、实施土地资源盘活计划等举措,系统性完善需求侧与供给侧调控机制。

0

3

金融创新促青年安居

构建城市人才生态闭环

青年住房金融政策的双重创新,正通过"购房支持-消费激励-代际互助"的协同效应,重塑城市人才吸引力与可持续发展动能。

一方面,金融创新降低购房门槛,响应新政“加大青年人刚性购房支持要求”,南京银行、江苏银行对45岁以下青年群体,推出“鑫青贷”“青易贷”等特色产品,首付最低15%、前5年月供仅需还本金100元,并配套最高300万元消费贷、3000万元人才经营贷。此类产品通过“低首付+宽期限+灵活还款”设计,缓解青年购房初期压力,同时支持家装、以旧换新等衍生消费,形成从购房到消费的联动效应。

另一方面,公积金提取范围扩容,从夫妻扩大至父母、子女,支持家庭合力支付首付。若夫妻公积金不足,可提取父母账户余额补足,可有效盘活沉淀账户资金。叠加公积金直付房租、商办公寓纳入房票使用范围等举措,公积金工具从“单一购房支持”升级为“租购并举”的多维保障。

政策组合使青年安居计划从个体奋斗转向家庭协同,从单一购房支持升级为居住消费生态构建。当青年群体实现稳定居住,其带来的消费升级需求将加速片区商业、教育等配套成熟,进而形成"人才集聚-配套完善-产业升级"的城市发展正循环,为城市竞争力提升注入持久动力。

0

4

以旧换新升级,激活改善需求

2025年南京“房七条”新政中,住房消费“以旧换新”政策的升级尤为亮眼。相比2024年,今年政策通过模式创新、资源整合与流程优化,显著提升了置换效率,为市场注入新动能。

购房补助最高可达6%,激发市场活力

新政通过“政府+企业”双重补贴大幅降低置换门槛:政府提供新房合同金额1%的补助(首批1亿元,先购先得),叠加开发企业不低于首付款3%-5%的让利。若客户全款购房,合计购房补助最高可至6%,即500万补贴30万。相比以往单纯提前锁定房源的“以旧换新”而言,本次政企双重补贴可谓诚意满满,大幅提升了置换性价比,刺激改善需求集中释放。

不再“有买先有卖”,加快疏通一二手交易链条

不同于2024年的南京国企平台收储,也不同于其他城市锁定房源、若二手房逾期未卖出退房的做法。2025年的南京以旧换新回归“助卖”,在实际操作上将买卖二者分开,即便二手房没有成功卖出,购房者也可享受6%的购房补助。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让出售二手的操作,成为了获得购房补助的“入场券”。另一方面,完成买新之后,处于贷款还款或其他生活用款需求,又会进一步提高购房者的“卖旧”意愿,使得二手房价格加快向供需平衡点靠拢,加快疏通一二手房交易链条,促进更多刚需和改善性需求的释放。

提升住房品质,推动供需结构优化

新政要求参与“以旧换新”的房源须为“名录库内新建商品住房”,且房企需提供高品质改善型房源。从区位、面积段到价格区间,房源选择更丰富,尤其注重绿色、智能等升级属性。这一设计既满足了居民对提升居住品质的追求,也促使房企提升产品力,通过需求换代催生新质住房需求。例如,奥体建设即宣布旗下逾10个项目参与以旧换新,合计1049套房源,其中不乏天琴华樟、天晟府等优质科技豪宅项目。

0

5

政策协同效应,多维体系夯实市场信心

本次南京金融创新和“以旧换新”政策的升级,与“房七条”其他政策形成合力,构建了覆盖城改提速、供给优化、环境提升的全链条支持体系。

房票制度升级,推动既有库存商品房全部纳入房票超市

电子房票通过实名认证、全流程线上操作实现,覆盖住宅、公寓、车位等多元场景,且支持跨区流通。自2023年房票制度实行至今,南京房票已去化库存商品房逾6000套,新政下“全城通兑”和房源扩容将进一步加速安置需求转化,为市场提供稳定客源。

全面取消限售,盘活存量市场,促进良性循环

“取消限售”与以旧换新、“房票全城通兑”形成联动效应。自2025年3月31日起,南京商品住房取得产权证即可上市交易,二手房流动性显著增强。同时,旧房通过经纪机构帮卖、房票超市流通等渠道加速去化,释放的存量资源可转化为新房购买力,形成“存量激活—增量释放”的正向循环。CRIC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二手房成交同比持平,新房成交同比增长40%,随着政策联动发力带动二手房流转加速,新房交易也将进一步从中受益。

优化土地供给激活要素价值

结合商办用地再开发、城中村改造等政策,南京正重塑城市空间资源配置逻辑。将低效产业用地转型为改善型住宅区,既缓解核心区土地稀缺压力,又通过配套升级提升板块价值。通过激活存量迭代土地要素功能,将使住房供给与城市发展规划和谐发展,推动南京打造住房市场的宜居生态。

0

6

结语

南京“房七条”通过需求端纾困、供给端提质、流通端增效的协同发力,构建了覆盖“青年安居-家庭互助-存量盘活-品质升级-激活需求”的全链条政策体系。其亮点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整合金融工具、公积金扩容与限售松绑,形成政策合力;二是通过“政企双补”“再造流程”破解置换以旧换新堵点,为改善需求释放提供可复制的操作路径;三是以房票全城通兑、商办用地转型等机制激活存量资源,推动供需结构动态平衡。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南京有望加快形成城市建设、楼市稳定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构建具有南京特色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度跃升至一二线城市前列,为全国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市场、优结构、强韧性”的实践范本。

(转自:克而瑞地产研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快评|南京打造多维调控新样本,升级“以旧换新”激活改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