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水运网
近期,上海港清洁能源加注屡屡传来喜讯:继3月26日长江首单保税LNG“船—船”同步加注完成后,首单国产绿色甲醇批量加注昨天在洋山港落地,标志着上海港开启国际航运绿色能源服务新篇章。
当天,在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上港集团能源公司旗下甲醇加注船“海港致远”轮为韩国“HMM Green”轮进行同步加注作业,预计加注绿色甲醇约2900吨,并同步完成集装箱装卸。
“国际船东选择在中国港口使用国产绿色甲醇进行加注,无疑是上海港打造全球航运‘绿色加油站’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上港能源执行董事、总经理罗文斌告诉记者。
据悉,“海港致远”轮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甲醇加注船,去年在洋山港区开创为国际集装箱船舶加注绿色甲醇燃料的先河。而本次不仅加注量更大,且采用国内生产、运输的绿色甲醇,意味着上海港实现国产绿色甲醇全产业链供应服务,将为航运业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中国方案”。
记者了解到,本次加注的国产绿色甲醇在内蒙古生产后,通过陆路和海运方式运抵上海港,符合ISCC-EU认证,温室气体减排量达70%。
根据《减少船舶温室气体排放战略》,到2030年,全球海运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将较2008年至少减少20%,到2040年将至少减少70%。无论从安全、技术成熟度,还是规模化生产角度考虑,绿色甲醇都被认为是最优选之一。“HMM Green”轮是韩国韩新海运株式会社新建造的9000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之一,韩新海运计划在未来10年内逐步实现船队的低碳化和绿色化转型。此次选择在上海港加注绿色甲醇燃料,正是企业践行绿色航运理念的重要举措。
此次加注过程中,上港能源旗下上港致远、洋山申港及上港能服依托“三位一体”联动机制,构建码头、储运、加注作业的全链条甲醇燃料供应体系,实现各环节的无缝对接与高效运转。上海海关所属洋山海关积极推动洋山申港仓储“两仓合一”功能整合扩大试点范围,通过赋予指定储罐同时具备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功能,有效简化燃料流转环节,显著提升作业效率。洋山边检站等口岸联检单位在国际航行船舶通关、加注船舶搭靠、工程人员上下外轮、海上安全、燃料进出口等多环节,为高端航运服务业提供配套的服务保障举措,实现人、船、物高效流通。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港已成为全球少数同时具备LNG、绿色甲醇“船—船”同步加注能力的港口,LNG、绿色甲醇等清洁能源加注逐渐形成常态化趋势。根据《上海市推动国际航运燃料绿色转型工作方案》,到2030年,上海港保税LNG加注能力达到百万立方米(液态)级,绿色甲醇、绿氨加注能力达到百万吨级。
“上海在清洁能源加注领域形成先发优势,将吸引国际船东选择上海港作为能源补给母港,帮助上海港进一步集聚航线资源、提升吞吐量。”罗文斌说,下阶段,上港能源将持续深化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以国产绿色甲醇规模化加注创新实践,将低碳发展理念转化为可量化的减排效益,为全球航运业向零碳未来转型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