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美好生活

转自:团结报

  □本报记者 李 筱 通讯员 王云娟

  对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会常委赵晓光来说,多年来从事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实践的经历让她更加深刻认识到只有深入调研,才能聚焦人民生活中的痛点难点,精准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进而撰写出能够切实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同时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优秀提案。

  赵晓光的本职工作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深耕于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实践。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她围绕“人工智能”“家电以旧换新”等领域提交的《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大模型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提案》和《关于鼓励互联网平台开展家电以旧换新促消费的提案》,都获得了主办部门积极回复。

  高质量的提案源于扎实的调研。去年一年里,赵晓光结合自身专业,参加了多场调研。她深入广东佛山的制造企业,了解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结合;在全国政协召开的远程协商会上,她听到、看到了来自多个行业龙头企业关于大模型与实体经济结合落地应用的真实案例。

  今年的全国两会,赵晓光将目光主要聚焦在大模型与机器人融合形成的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上,尤其是促进具身智能技术、自动驾驶技术落地应用方面的工作。“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赵晓光说,“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快速发展进化,为机器人提供了强大的智能支撑,具身智能已经成为下一个发展热点。”

  赵晓光也常常与民营企业家、创业者交流科技创新方面的心得与感想,对于企业对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诉求也有更加直观的了解。2024年,她在民建中央大调研课题“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引领下,开展了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调研工作。通过深入制造业企业、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企业,深入传统资源企业、医疗企业等,广泛了解了传统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困难,了解到不同行业对智能技术的强烈渴望和需求,撰写了“大力支持交叉学科深度融合,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发展”的调研报告。

  “在今后的参政履职中,我将更加注重将本职的科研创新工作与产业创新、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贡献力量。”赵晓光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