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为助力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江西省南昌市工商联主动服务、快速响应,推进以“洪城宜商”为品牌的政企沟通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建立高效政企沟通机制
南昌市工商联积极构建市非公有制企业维权服务中心统筹指导,各区县非公有制企业维权服务中心各负其责,各所属商会维权服务站受理民营企业诉求的三级高效联动服务网络。
目前,南昌市9个县区非公有制企业维权服务中心全部建成并有效运行,70家市级所属商会均设立维权服务站。2024年以来,市非公有制企业维权服务中心联动各部门累计受理办理民营企业反映诉求177件。
南昌市工商联发挥市工商联与公检法司等部门建立的联系机制作用,构建多方协同服务网络。市工商联携手市法院、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有关部门,共同搭建8大惠企服务点、市民营企业商事纠纷调处中心、市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站等。与29个服务部门合作,邀请53位专家组建“市非公有制企业维权服务中心第三方智库”,与19家律师事务所组建“百名公益律师服务团”,强化协作、共同发力。
依托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南昌市完善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协调机制,形成“领导小组议大事,协调机制抓日常”的工作格局。同时,将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领导小组调整为部门联席会议,健全组织体系,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工作机制。通过机制牵引、督促落实,形成“记录、协调、落实、反馈”工作流程,确保企业诉求和需求及时得到解决。
创新便捷政企沟通模式
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计划,南昌市突出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机制作用,定期邀请市领导以及相关部门、金融机构负责人与民营企业家(商会)代表面对面交流,宣讲产业发展政策,帮助分析经济形势,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协调解决困难问题。2024年以来,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针纺和现代服务等重点产业,组织召开政企恳谈活动6场,收集问题和建议130余条。
南昌市联合服务部门和法律服务机构,进入企业或商会,开展上门问需、政策解读、普法宣讲、合规引导等活动,打通政策帮扶“最后一公里”。2024年以来,开展上门服务31次,联合市人社局等部门和江西求正沃德律师事务所,深入市现代针纺商会、江西神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劳动用工风险防范”“游戏、直播推广运营法律风险分析及防范”等为主题开展政策宣讲。
根据企业和商会所需,南昌市工商联带领民营企业家深入相关部门,现场了解工作职责、业务办理流程,拉近政企沟通距离。2024年以来,开展民营企业家接待日活动11场次,围绕“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知识产权赋能企业发展”等主题,组织200余名民营企业家,赴市工信局、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学习交流,现场答疑解惑70余人次。
此外,南昌市工商联有针对性地为民营企业提供定制化培训服务,引导民营企业家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振发展信心,打造高素质民营经济人士队伍。2024年以来,举办“南昌市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洪商精英’培训班”等各类培训和理想信念活动10余场。
围绕民营企业家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南昌市工商联在相关部门和机构设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服务站,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专业保障。目前,市工商联与市司法局、市税务局分别联合搭建“法联润企”服务站3家、“税联会企”服务站2家,通过“定点坐班+设立专线+上门办理+集中活动”的模式,提供多维服务。
丰富亲清政企沟通内容
南昌市工商联通过制定践行亲清政商关系行为规范正负面清单,鼓励领导干部主动靠前服务,让政商交往既有“底气”又有“底线”,推动政商关系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同时,向民营企业发出清廉民企建设倡议,引导民营企业将廉洁文化融入经营发展中,增强廉洁治企意识,倡导民企廉洁风尚。
南昌市工商联创新工作方法,建立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挂点结对联系工作机制,在双向征求企业和商会以及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统筹制定挂点结对安排表,深入开展“入企走访连心”活动。目前,18家成员单位已与18家民营企业、18家所属商会进行互选挂点结对,走访思路从“解难题”为主转变为“解难题”和“交朋友”并重。
为助企纾困增效,南昌市工商联建立政企供需双向匹配机制,将企业与商会的服务需求与涉企部门提供的服务清单相结合,统筹开展为企精准施策活动。2024年以来,市工商联联合市税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以“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数字化转型政策解读会及供需交流会”等为主题,组织开展“洪城红·政企供需双向匹配”服务活动16场,有效助力企业更好经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