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千课万人”何以昆明

  3月28日至3月30日,全国小学教师研修品牌“千课万人”大概念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昆明论坛——暨王崧舟、薛法根名师团队学习任务群精品课堂展示会在五华区青少年宫举行。

  本次论坛共有12位专家讲学,吸引了来自全国16个省份的老师参与,论坛聚焦“单元整体教学”主题和新课标精神,探索好课堂样态,为语文教学及课程改革传递新声积累经验。

  将全国品牌搬到家门口

  “为什么李大钊就义的历史资料会出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的陈列上?”当天,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王崧舟与武成小学教育集团人民路校区六(1)班学生互动,进行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堂示范。他构建的情境便是看《复兴之路》展览,让学生化身为策展人,给不朽精神留言。

  王崧舟通过创设情境、明确任务,审读课题、铺垫背景,紧扣回忆、梳理结构,聚焦人物、体会品格,透视反常、抵达精神,拓展资料、传承文脉几个步骤,呈现了一堂生动的革命文化单元整体教学。

  “十六年,能忘记多少人和事?李星华忘了吗?打开课本,你从哪些细节发现她的回忆非常清晰,就像在昨天。”王崧舟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分析李大钊的反常表现,让孩子们代入角色,与法庭上的李大钊对话。随后,王崧舟深度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作了“如何以学习情境重构单篇教学”的学术报告。

  聆听了王崧舟的示范课,西山区春苑小学教师马云芸很有感触,她认为革命文化题材教学要超越简单的故事复述,要构建真实的任务情境,搭建历史与现实的精神桥梁。当学生既能通过表格梳理看见历史的逻辑脉络,又能通过细节品读触摸革命者的精神温度,更能通过拓展迁移思考自身的时代使命时,语文课堂便真正成了文化传承的精神场域。

  “千课万人”观摩活动组委会小学教师培训部主任赵志凤介绍,今年“千课万人”春夏季小学各学科线下观摩活动分别在杭州、昆明、武汉、成都举行。昆明论坛呈现大概念教学趋势,分享成功案例,展示核心素养图景,用大情境为课堂赋能。观摩活动把全国名师的示范课搬到云南,让本地教师在家门口就能真切感受优质师训资源。

  王崧舟点赞昆明学生

  本次昆明论坛,王崧舟名师团队、薛法根名师团队,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谭雷瑾及武成小学名师团队分别展示了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和第四单元。既有《为人民服务》传统课文的时代解读,又有《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致敬那个时代的英雄;既有《挑山工》扁担上的生命哲思,又有《黄继光》动作描写中的英雄塑像……

  浙江省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特级教师盛新凤整合教学《石灰吟》《竹石》,让武成小学教育集团人民路校区六(5)班学生高可儿印象深刻。高可儿说:“老师将两首诗放在一起教学,通过两个很平常的事物,分析所在的环境、面临的困难、体现出来的态度和志向。特别是让我们想象悬崖峭壁上的竹子,一年四季要经受什么样的磨难,记忆会更深刻。”

  在楚雄开发区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蒋玉菊看来,3天的学习不仅是单元整体教学的智慧碰撞,更是一场“语文何以立人”的深度叩问,能够参加培训十分受益。

  王崧舟表示,在课堂上与昆明的孩子互动,能够感受到他们扎实的语文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的阅读积淀、灵动的思维和高水平的语言表达能力。

  《昆明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实施队伍建设强师兴校计划,提升教书育人能力。作为昆明市第一个小学教育集团,五华区武成小学教育集团也是此次论坛的承办与合作单位。武成小学副校长金蕊介绍,“千课万人”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与全国各地优秀教育工作者交流的平台,与同行交流分享,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教育特色,学习借鉴名师教学及课程改革实践经验,从而更好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记者张丽亚报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千课万人”何以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