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不能变心而从俗

转自:前线理论圈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这是中国古代名篇《楚辞》中的名句,出自屈原的《九章•涉江》,意思是说,我不能改变信仰和节操去顺从世俗,当然难免愁苦终身不得志。

这句话彰显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崇尚高洁品德和坚守信仰的精神,它在当下对党员干部仍有借鉴意义。特别是在全党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党员干部更要保持政治定力,防范“从俗”风险,涵养“不变心”的自觉。

什么是“俗”?这里的“俗”,主要指庸俗之风、不良习俗、不正风气等。无数事实表明,一旦变心从俗,丢掉本色、丧失气节,便极有可能受到道义的审判、法律的惩处。广大党员干部应像屈原那样“一尘不染香到骨”,决不违背初心使命而变心从俗。

树立防俗之心。防止变心从俗,就要从内心深处警惕庸俗、反对庸俗,不让任何庸俗行为在心灵深处占据位置。繁华世界里,谁都不可能独自生活在真空里,面对各种扑面而来的诱惑,必须保持本心、坚守底线。

党员干部要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不断进行自我革命,不断提升品德修养,确保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纪律上的清醒人、工作上的实在人、生活上的干净人,确保心无杂念、德无杂质、行不乱章;要自觉投身学习教育,通过参加警示教育、参观见学等活动,增强对庸俗之风、不良习俗、不正风气的认识,认清俗的危害、贪的后果,让自己心存敬畏。理论上的清醒、学习上的坚定,是树立防俗之心的关键所在,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遵守拒俗之规。防止变心从俗,制度是“硬手腕”。党规党纪是刚性约束,党员干部要视党规党纪为“带电的高压线”,做到廉洁自律、作风正派,对纪律保持敬畏,知止善止、有畏有为。

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党规党纪,始终在纪律上保持高度清醒;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亲属和身边人的教育和约束,不让遵规守纪有“真空地带”,不让拒腐防变留有死角。党员干部只要真正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变心从俗便无路可走、无门可入。

保持去俗之举。防止变心从俗,关键是行动。党员干部要清醒地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这样才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面对领导打招呼和同事寻求帮助,对照职责要求该说“不”的坚决说“不”;面对亲朋的说情和请托,对照规章制度该拒绝的坚决拒绝。只要不以权谋私、公器私用,一切从俗的行为都可以挡住。以身作则是最好的示范,党员干部要带头反对各种歪风邪气。人人保持去俗之举,自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不恒其德,无所容也”。党员干部无论什么时候都应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一旦变心从俗,就可能让人性之恶吞噬自己,让世俗之祸损害前途。党员干部只有保持初心恒心,坚守党性原则,才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永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

作者:张凤波

文章来源:前线客户端2025年3月26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陈宁

网络编辑:张家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不能变心而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