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夕,江西省吉水县阜田小学542名师生徒步10公里奔赴阜田将军馆,在青山绿水间开展祭扫英烈、实境研学等实践活动。这场历时4小时的红色教育课,将思政教育与红色资源深度融合,通过“徒步+祭奠+研学”三维育人模式,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坐落于双山水库东侧的阜田将军馆,白墙黛瓦在晨光中庄严肃穆。这座占地3000平方米的红色教育基地,以将军馆展厅、退役军人服务站、将军公园三位一体建设格局,2021年获评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
当天清晨7时,晨雾缭绕中的阜田小学操场红旗漫卷,“当年红军日行百里突破封锁,今天我们也要用双脚感受革命先辈的钢铁意志。”校长罗卫国的动员令划破寂静,红色队伍向着10公里外的目标进发。
蜿蜒小道上,五年级学生罗懿彤的鞋底已裹满春泥。“比起红军过草地时啃树皮的艰苦,我们背的水壶干粮太幸福了。”小队员擦拭着汗珠,将空矿泉水瓶仔细收进环保袋。随行教师刘昂介绍,课程设置模拟了负重行军、战地救护等环节,8个研学小组需协作完成历史知识问答、地形图绘制等实践任务。
上午10时许,整齐的队列在将军馆烈士墙前肃立。学生们手持自制菊花,在《献花曲》中依次敬礼鞠躬致敬。“我志愿继承革命先辈遗志,勤奋学习,报效祖国!”六年级学生王进作为代表领誓,铿锵誓言在山谷间回荡。在展馆核心展区,李水清将军长征时穿过的草鞋令孩子们驻足良久,磨损的鞋底与展柜中泛黄的电报手稿,无声诉说着烽火岁月。
“每根稻草都浸染着信仰的温度。”讲解员轻抚文物展柜,为学生们还原战争的壮烈场景。当得知将军馆退役军人服务站已服务326名老兵时,五年级学生周依琳在研学手册上写道:“英雄守护过的土地,需要我们用知识建设。”
据阜田镇党委组宣员黄泽坤介绍,该镇正构建“一馆多基地”红色教育矩阵,将常态化开展重走红军路、红色故事展演等活动。数据显示,阜田将军馆开馆以来已接待研学团体127批次,2.3万余名青少年在此接受精神洗礼。(邓奕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