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华夏时报记者 耿倩 上海报道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分红意愿强烈。
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全市场公募基金合计分红1696次,分红金额达675.8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红频次同比增长24.71%,分红规模同比大幅提升46.34%。
值得注意的是,权益类基金分红同比增幅显著。“与2024年同期相比,2025年第一季度被动权益类基金的分红数量和金额增长迅猛,显示出该类基金在分红方面的强劲势头。”排排网财富理财师曾衡伟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5年以来,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上行态势,权益类基金净值普遍增长。另外,指数基金在权益类基金中表现突出,分红总额占比近八成。部分指数基金还推出了“季度分红”“月度分红”等机制,确保成份股红利及时转化为投资者现金收益。
债基占分红总额近八成
今年一季度,全市场公募基金合计分红1696次,分红金额达675.88亿元。
从基金类型来看,债券型基金占据主导地位,不仅分红次数最多,还贡献了近八成的分红份额。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债券型基金分红1378次,分红金额达530.82亿元,占全市场分红总额的78.54%;股票型基金分红163次,分红金额为107.51亿元,占市场分红总额的15.91%;混合型基金分红127次,金额27.29亿元,占比为4.04%。
此外,REITs、QDII基金、另类投资基金、FOF基金和货币市场型基金分红金额分别为5.42亿元、4.27亿元、0.47亿元、0.08亿元和0.02亿元,占市场分红总额的比例均在1%以下。
为何债券型基金成为公募基金分红“主力”?
“这和债市近年来的良好表现有关,也和债基持有人对分红的需求有关。”前海钜阵资本首席投资官龙舫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近年来,债券市场走出牛市行情,投资者对债基的配置增加。在市场和规模双双向好的情况下,债券型基金收益增加,分红的频次和金额进一步提高。另外,债基持有人中的机构投资者占比较高,对分红的需求较强,希望通过基金分红来实现资金调配和税务优化。
如果和去年同期相比较,今年一季度分红频次同比增长24.71%,分红规模同比大幅提升46.34%。龙舫称,这是因为一季度股票市场回暖,权益类基金盈利增加,提高了分红金额。另外,监管部门一直鼓励基金分红,推动了分红常态化发展。也有部分基金通过分红降低规模、调整仓位,以平滑净值波动。
QDII基金分红金额同比大增1193%
分基金类型来看,国际(QDII)基金分红呈现爆发式增长。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QDII基金分红金额同比大增1193.22%,增幅远超其他基金类型。
龙舫认为,今年第一季度QDII基金分红增幅远超其他基金类型与多重因素有关。“黄金、铜等大宗商品在一季度大涨,导致大宗商品类QDII基金净值大幅上涨,高收益为分红提供了基础。同时,一季度,港股市场特别是恒生科技指数大幅上涨,部分港股类QDII基金收益大幅增长,吸引资金流入并提升了分红能力。”另外,部分QDII基金合同规定需定期分配收益,黄金和港股等投资标的大幅上涨后,基金管理人选择提高分红比例,以帮助持有人锁定收益或控制基金规模。
与此同时,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公募REITs分红金额同比增幅均超过100%,分别为181.46%、119.73%、117.08%。作为分红主力的债券型基金则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一季度分红金额同比增长30.24%。
谈及背后原因,龙舫指出,今年第一季度,A股市场回暖且债市保持稳定,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的投资收益都大幅上升,具有分红基础,基金选择通过加大分红金额回馈投资者。特别是ETF市场火热,发行规模大增,成为股票型基金分红的“主力军”。至于公募REITs,这类产品有强制分红的要求,需将每年净现金流的90%以上用于分红。今年一季度,公募REITs的底层资产运营良好,现金流稳定,加上市场规模扩容,新产品的发行也促进了分红金额的增加。
监管政策鼓励基金分红
今年第一季度,权益类基金分红同比增幅显著,是一大特点。
“与2024年同期相比,2025年第一季度被动权益类基金的分红数量和金额增长迅猛,显示出该类基金在分红方面的强劲势头。”曾衡伟分析,2025年以来,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上行态势,权益类基金净值普遍增长。另外,指数基金在权益类基金中表现突出,分红总额占比近八成。部分指数基金还推出了“季度分红”“月度分红”等机制,确保成份股红利及时转化为投资者现金收益。
基金分红金额和频次的大幅增长离不开政策的鼓励。近年来,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基金分红的政策,特别是针对宽基ETF等指数化产品。
同时,新“国九条”的发布也强化了上市公司分红监管。2024年,证监会制定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出台了鼓励分红、回购等政策和规则。岁末年初,证监会也坚决落实新“国九条”关于一年多次分红、春节前分红的部署要求。今年1月,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到,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力度,落实一年多次分红政策。曾衡伟表示,这推动了上市公司提升分红力度,为公募基金的分红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基金公司自身方面,曾衡伟表示,部分基金公司根据市场环境和投资策略做出主动调整,通过分红降低基金单位净值,以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入,同时降低仓位,减轻管理压力。此外,基金公司还通过分红满足投资者对稳定现金流的需求,提升投资者的回报能力。
“市场环境的改善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曾衡伟对本报记者强调,基金公司通过分红回馈投资者,不仅提升了投资者的获得感和忠诚度,也进一步促进了权益市场的发展。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