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赤峰市红山区打造全国婚庆产业新标杆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王塔娜

  日前,赤峰市红山区召开婚俗改革暨婚庆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40余家婚庆行业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围绕婚俗改革推进成效、婚庆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深入探讨。

  红山区是国家及自治区级婚俗改革双重实验区,2024年被民政部列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典型。近年来,红山区通过党建引领破题,以惠民服务立本、以产业融合赋能,构建起婚俗改革与婚庆产业协同发展的创新格局。

  在婚俗改革推进过程中,红山区将其纳入基层治理“一盘棋”,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并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考核。40多个成员单位、企业和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为顺利推进各项工作提供坚实有力保障。

  围绕打造综合性服务基地,红山区重点建设了乌兰哈达婚庆公园。该公园占地460多亩、总投资1.4亿元,园内设有1800平方米的红山区婚姻登记中心、1600平方米的婚姻家庭文化展馆、220平方米的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和460平方米的婚姻家庭社会组织实践园。不仅如此,公园内还打造了“1314”情诗长廊、室外颁证广场、幸福林、同心林和各类网红打卡点。公园集婚姻登记、婚姻家庭教育、青年教育、党建研学、青年交友、休闲娱乐、运动健身于一体,进一步打响“爱在红山”城市品牌,助力新型婚育文化的培育,推动“甜蜜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多元突破,红山区积极探索实施婚姻登记中心全年无休工作机制,累计在休息日、好日子服务8600人次;设立“办不成事受理窗口”,跨部门解决群众诉求400多次;开放涵盖“党建引领”“家风家训”“中华婚俗”“时代新风”4个功能展厅的婚姻家庭文化展馆,累计接待4万多人次参观;拓展婚姻家庭社会组织实践园服务平台,利用红山文化博物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文化基地,累计开展联谊交友、集体颁证、集体婚礼等活动50多场次;坚持将移风易俗工作一以贯之、全面推进,与辖区大型酒店宾馆签署《不大操大办承诺书》120多份,与新人签署《婚事新办承诺书》1.7万多份,涌现出“零彩礼”家庭439个。

  此外,红山区还推进“婚庆+文旅”“婚庆+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借助乌兰哈达婚庆公园和公园式婚姻登记中心的流量优势,吸引120多家婚庆企业入驻,打造“一站式”婚礼消费新模式,累计为新人节约开支380余万元。此外,红山区大力引导婚庆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建设红山区婚俗改革示范区综合提升工程,提升婚庆服务的内涵与价值,推动“婚庆+”产业朝着专业化、集聚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当下,红山区持续发力,积极推进婚俗改革与婚庆产业的发展,全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甜蜜经济”。红山区正向着争创5A级婚姻登记机关和国家婚俗改革示范区的目标迈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赤峰市红山区打造全国婚庆产业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