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省党政代表团赴浙江学习考察。其间,代表团了解了“杭州六小龙”等企业创新成果,并与企业负责人互动交流。“杭州六小龙”的平均“年龄”不足10岁,近来以“硬核科技”声名鹊起,其所代表的正是充满创新活力和无限潜力的科技初创企业。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科技初创企业小而美、专而精,是新技术、新产品的摇篮,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主张在企业向更高水平攀跃过渡的前期,给予扶持性政策和过渡性保护。当前,从国外看,新加坡“起步新加坡”计划、法国“深度科技”计划、以色列“创新孵化器”项目等都旨在支持初创企业发展。从国内看,深圳、杭州、合肥等城市悉心培育一代又一代科技初创企业,成功跻身全国科技创新版图第一方阵。
福建是民营经济大省,历来高度重视企业科技创新。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就反复提出“以智取胜”,强调要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科技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海辰储能等一批科技创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目前,全省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71家和重点“小巨人”企业1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45万家。
树小枝偏弱,与龙头企业、规上企业不同,初创企业尚未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大都面临资金、人才、市场等成长的烦恼,迫切需要政府“有形之手”引路指导,为科技初创企业提供全链条、多维度的支持,助力创新“幼苗”在八闽大地根深叶茂、生机盎然。
浇灌政策活水。“杭州六小龙”的成长离不开杭州市政府的长期扶持。我们要强化科技初创企业政策支持,大力培育耐心资本,优化国资基金容错机制,促进资本投新投早投小投应,支撑硬核科技的“冷板凳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当好“店小二”“金牌服务员”,积极探索政务增值化改革,对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提供“保姆式”服务,让初创企业轻装上阵。
厚植人才沃土。杭州集聚了全球23%的顶尖机器人学者,人才净流入率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被誉为“亲青之城”。我们要下大力气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牢固树立“大人才观”,持续“破四唯”“立新标”,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提升人才服务的市场化水平。把握人才全球化新趋势新特点,打好“台球”“侨牌”,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以更灵活的方式聚天下英才。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发展的“青和力”,让更多青创人才站上舞台C位。
营造创新生态。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布局2个大科学装置,有全省68%的全国重点实验室、50%的浙江省实验室,“杭州六小龙”有一半位于此。我们要积极营造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以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引领,辐射带动高新区创新发展,建强全国重点实验室、省创新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多层级的科创载体,打造中试、成果转化等公共服务平台,为初创企业提供肥沃创新土壤。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帮助初创企业快速链接高校科研单位、产业孵化平台、商业应用场景等,助力企业安心创业、放心奔跑。